成語有關(guān)碎的成語

有關(guān)碎的成語

因篇幅關(guān)系,碎的成語只列出前 60個
成語 解釋 出處
肝膽欲碎欲:將要。肝和膽將要破碎了。形容極度悲痛或非常生氣。
摧身碎首即粉身碎骨。三國·魏·曹植《謝封甄城王表》:“臣愚駑垢穢,才質(zhì)疵下,過受陛下日月之恩,不能摧身碎首,以答陛下厚德?!?/td>
散言碎語猶言閑言碎語。明·吳承恩《西游記》第80回:“今被他一篇散言碎語帶去,卻又不是勞而無功?”
亂瓊碎玉指雪花。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一回:“(武松)正在雪里,踏著那亂瓊碎玉歸來?!?/td>
碎骨粉尸比喻把事物徹底打碎、摧毀。《詩刊》1978年第3期:“八十年前腐朽的中國,用濃黑的幕布迎接了您,哪知道迎來的是這樣一位巨人,他將揮起鐵拳把舊世界打個碎骨粉尸?!?/td>
支離破碎支離:分散。形容散亂不整;殘缺不全。元 許謙《白云集》:“近代以文辭取士,而不考其實,惟務(wù)雕鐫鏤刻,破碎支離,波淫邪遁之辭,靡所不至?!?/td>
粉身碎骨全身粉碎。多指為了某種目的而不惜犧牲生命。也比喻徹底遭到失敗或遭遇極大的磨難。唐 蔣防《霍小玉傳》:“平生志愿,今日獲從,粉骨碎身,誓不相舍?!?/td>
珠沉玉碎比喻美女的死亡。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8回:“便要提起那把刀來,就想往項下一橫,拼這副月貌花容,作一團珠沉玉碎?!?/td>
碎瓊亂玉指雪花。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回:“雪地里踏著碎瓊亂玉,迤邐背著北風(fēng)而行?!?/td>
糜軀碎首指粉身碎骨。戰(zhàn)國 燕 婅武《報燕太子書》:“今太子欲滅悁悁之恥,除久久之恨,此實臣所當(dāng)糜軀碎首而不避也?!?/td>
支離繁碎支離:分散。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體。明·朱國禎《涌幢小品·為學(xué)兩端》:“近時為學(xué)不過兩端,一則徑趨簡約,脫略過高;一則專務(wù)外馳,支離繁碎。”
心驚膽碎碎:破裂。形容人極度驚懼恐慌。明·郭勛《英烈傳》第30回:“下令急回兵北走。眾軍心驚膽碎,兵潰爭先?!?/td>
零碎不全指細碎不周全的事物等。毛澤東《實踐論》:“只有感覺的材料十分豐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乎實際(不是錯覺),才能根據(jù)這樣的材料造出正確的概念和論理來。”
零珠碎玉比喻零碎的卻值得珍惜的事物。亦作“零珠斷璧”、“零珠片玉”。
心膽俱碎見“心膽俱裂”。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82回:“于途中連得告急之報,軍士已知家國被襲,心膽俱碎,又且遠行疲敝,皆無斗志?!?/td>
碎心裂膽形容異??謶?。《四游記·蕭后呂客談兵》:“仗臣平生所學(xué),排上南天七十二陣,宋之君臣,必茫然莫知,將碎心裂膽,無計所出矣?!?/td>
零七碎八指零零碎碎的東西。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0章:“兩個新人的衣服被褥和零七碎八下來,三五十塊錢根本不頂事?!?/td>
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寧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寧愿為正義而死,不愿茍全性命。《北齊書·元景安傳》:“大丈夫?qū)幙捎袼?,不能瓦全?!?/td>
瑣瑣碎碎零碎細小的事物。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九回:“又被鎮(zhèn)守裝模作樣,瑣瑣碎碎,心下又好惱,又好笑?!?/td>
七零八碎①形容殘破不堪。②零星瑣碎。③指零星的物品。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54回:“一時魚奔鳥散,被楚兵砍瓜切菜,亂殺一回,殺得四分五裂,七零八碎。”
零打碎敲指一項工作不能有計劃的一氣完成;而是斷斷續(xù)續(xù)地去做。也指零星消滅。胡天培《山村新人》:“他就指使他的兩個兄弟,零打碎敲地把糧食運出去,以高價出售。”
雞零狗碎形容事物零零碎碎;不成系統(tǒng)。茅盾《雨天雜寫》:“則此一特點不能不有一佳名,故擬題曰:‘雞零狗碎’云爾?!?/td>
碎玉零璣比喻精美簡短的詩文。燕谷老人《續(xù)孽?;ā沸ㄗ樱骸爱?dāng)時汪柳門吳清卿等諸名士,時時自蘇來常,詩酒流連,吟余醉后,碎玉零璣,文壁綺窗,墨痕狼藉。”
零七八碎形容又零碎又亂。也指零散而沒有系統(tǒng)的事情或沒有大用的東西。老舍《老張的哲學(xué)》:“今天買皮鞋,明天買白帽子,書錢花得不多,零七八碎差一點沒叫我破產(chǎn)。”
粉骨碎身指身軀粉碎,犧牲生命。唐 蔣防《霍小玉傳》:“平生志愿,今日獲從,粉骨碎身,誓不相舍?!泵?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蘭孫道:‘相公、夫人正是重生父母,雖粉骨碎身,無可報答?!?/td>
煩言碎辭形容文詞雜亂、瑣碎。《漢書·劉歆傳》:“分文析字,煩言碎辭。”
玉石皆碎猶玉石俱焚。三國·魏·鍾會《移蜀檄》:“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發(fā),玉石皆碎,雖欲悔之,亦無及已?!?/td>
碎身粉骨身體粉碎。指死亡。多指為某種目的而獻身。《敦煌變文集·妙法蓮華經(jīng)講經(jīng)文》:“暫愿不為(違)于說者,碎身粉骨效驅(qū)馳?!?/td>
破碎支離支離:分散。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體。朱自清《比興》:“一類可以說是毛、鄭的影響,不過破碎支離,變本加厲?!?/td>
碎首縻軀見“碎首糜軀”。宋·王禹偁《又謝恩表》:“碎首縻軀,萬一冀伸于臣節(jié)?!?/td>
東零西碎指零碎,分散,不集中。郭沫若《文藝論集 自然與藝術(shù)》:“他們把他們父親的財產(chǎn)東零西碎地鋪滿了一堂,沒有絲毫處理的手腕?!?/td>
心寒膽碎寒:戰(zhàn)栗。形容十分驚恐。《永樂大典戲文·無名氏<小孫屠開封府公斷>》:“心寒膽碎,悔之作不是。”
香消玉碎比喻年輕美貌女子死亡。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34回:“香消玉碎佳人絕,粉骨殘軀血染衣!”
碎首糜軀頭顱粉碎,身軀糜爛。猶言粉身碎骨。多指為某種目的而獻身。漢·蔡邕《讓尚書乞民閑冗表》:“三月之中,充歷三臺,光榮昭顯,非臣愚蔽不方所當(dāng)盜竊,非臣碎首糜軀所能補報?!?/td>
殞身碎首猶粉身碎骨。唐·顏真卿《讓憲部尚書表》:“在臣一門,叨幸斯極,殞身碎首,無以上報?!?/td>
零零碎碎細碎的事物。明·吳承恩《西游記》第32回:“我還急忙不死,卻不是零零碎碎受苦?”
零敲碎打形容以零零碎碎、斷斷續(xù)續(xù)的辦法做事。毛澤東《<中國農(nóng)村的社會主義高潮>的序言一》:“沒有一省一縣一區(qū)一鄉(xiāng)的完整的規(guī)劃,只是零敲碎打地在那里做?!?/td>
碎骨粉身見“碎身粉骨”。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回:“崇黑虎大怒罵曰:‘好匹夫!蘇護違犯天條,有碎骨粉身之禍;你皆是反賊逆黨,敢如此大膽,妄出狂言?!?/td>
心膽皆碎嚇破了心和膽。形容受到極大的驚嚇。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6回:“帝知事泄,心膽皆碎?!?/td>
閑言碎語①不滿意的話;沒有根據(jù)的話。②與正事無關(guān)的話。明·馮惟敏《正宮端正好·徐我亭歸田》:“一個道緊急軍情奉火牌,閑言碎語須耽待?!?/td>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寧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寧愿為正義事業(yè)犧牲,不愿喪失氣節(jié),茍且偷生。《北齊書 元景安傳》:“大丈夫?qū)幙捎袼?,不能瓦全?!?/td>
手零腳碎手腳不干凈。比喻小偷小摸。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我道你是聰明的卓氏,我道你是俊俏西施,怎肯便手零腳碎竊金貲,這都是崔通來妄指。”
寧玉碎,毋瓦全寧:寧愿;毋:不要。寧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寧愿為正義而死,決不茍且偷生郭沫若《斷斷集·不滅的光輝》:“這種精神,這死不妥協(xié)寧玉碎,毋瓦全的精神,這是永遠值得我們紀念,值得我們繼承的?!?/td>
碎尸萬段極言對罪大惡極者予以嚴厲的懲罰。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十二回:“林沖喝道:‘你這個害民強盜,我早晚殺到京師,把你那廝欺君賊臣高俅,碎尸萬段,方是愿足。’”
玉碎香殘比喻美貌女子的死亡。清 洪昇《長生殿》第二十七出:“玉碎香殘荒郊臥,云拋雨斷重泉墮?!?/td>
玉石同碎猶玉石俱焚。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滄海橫流,玉石同碎?!?/td>
心碎腸斷形容極度悲痛。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8回:“試想林黛玉的花顏月貌,將來亦到無可尋覓之時,寧不心碎腸斷……”
片鱗碎甲猶片鱗半爪。比喻事物的極小部分。梁啟超《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學(xué)說》:“雖然,其前此各著述,片鱗碎甲,發(fā)明此主義者,固已不少?!?/td>
煩言碎語煩:多,繁劇;碎:瑣碎。形容文詞雜亂、瑣碎。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一回:“接風(fēng)送行,及至任中,宦囊百凡順意,這都不為煩言碎語?!?/td>
雜七碎八形容十分混雜馮志《敵后武工隊》第六章:“有時還背誦一遍雜七爛八的事?!?/td>
珠沉璧碎見“珠沉玉碎”。明·李昌祺《剪燈余話·鳳尾草記》:“生聞女死,讬以省姑,走吊焉;至則珠沉璧碎,玉損花飛,將入木矣?!?/td>
玉碎花消玉:美女;消:消失。比喻美麗的女子死亡。
碎身糜軀猶碎首糜軀。漢·賈誼《新書·諭誠》:“人謂豫讓曰:子不死中行,而反事其仇,何無恥之甚也?今必碎身糜軀,以為智伯,何其與前異也?”
人窮嘴碎人越是窮苦越是說話啰嗦。
碎瓦頹垣形容殘破、毀廢的建筑。明·劉基《郁離子·天道》:“是故碎瓦頹垣,昔日之歌樓舞館也?!?/td>
唾壺擊碎唾壺:古代的痰盂。形容對文學(xué)作品的高度贊賞。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豪爽》:“以如意打唾壺,壺口盡缺?!?/td>
玉石俱碎猶玉石俱焚。漢·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大兵一放,玉石俱碎,雖欲救之,亦無及已?!?/td>
珠殘璧碎比喻珍貴之物殘破損壞。
玉碎珠沉比喻美女的死亡。《再生緣》第29回:“若非奎璧生謀意,怎么得,玉碎珠沉一旦間?!?/td>
珠殘玉碎比喻珍貴之物殘破損壞。唐·王犀登《李翰林分體全集序》:“于友劉少彝取李杜集合刻之,前此非無合刻者,然蒼素溷淆,元黃雜遝,箋注訓(xùn)怙,人自為政,蒙茸猥瑣,猶疥厲蟣虱,使二先生之作不免珠殘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