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面黃肌瘦 | 面:臉;肌:肌肉;代指身體。面色發(fā)黃;身體消瘦。形容人久病體衰或營養(yǎng)不良的樣子。 | 元 楊梓《霍光鬼諫》:“眼欺縮腮模樣,面黃肌瘦形相?!?/td> |
臉黃肌瘦 | 臉色黃,肌體瘦。形容營養(yǎng)不良或有病的樣子。 | 王西彥《隔膜》:“在這鄉(xiāng)下孩子的觀念里,難民應(yīng)該都是一些臉黃肌瘦、衣著襤褸的人?!?/td> |
瘦骨零丁 | 形容人瘦弱孤單的樣子。 | 《中國民間故事選·老爺和奴才》:“牧人看見奶牛瘦骨零丁的樣子,很生氣?!?/td> |
瘦童羸馬 | 羸:瘦弱。體弱的兒童,瘦弱的馬匹。比喻力量單薄。 | 《南齊書·伍喬傳》:“詩詞寒苦,每有瘦童羸馬之嘆。” |
瘦骨嶙峋 | 形容人或動物消瘦露骨。 | 高云覽《小城春秋》第十八章:“秀葦看見一個光著上身、瘦骨嶙峋的童工,提著一簸箕的泥灰,在一條懸空吊著的跳板上,吃力的走著?!?/td> |
馬瘦毛長 | 比喻人境遇窮困,就會顯得精神不振的樣子。 | 宋 釋普濟(jì)《五燈會元 五祖法演禪師》:“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別,師曰人貧智短,馬瘦毛長?!?/td> |
骨瘦如柴 | 瘦得如同柴棒。形容非常消瘦。 | 宋 陸佃《埤雅 釋獸》:“瘦如豺。豺,柴也。豺體細(xì)瘦,故謂之豺?!?/td> |
瘦骨伶仃 | 形容人或動物瘦得皮包骨的樣子。亦作“瘦骨零丁”。 | 高云覽《小城春秋》第二六章:“這牢房比較大點、亮點,里面關(guān)著一個瘦骨伶仃的老頭兒。” |
胡肥鍾瘦 | 胡:三國時的胡昭;鍾:三國時的鍾繇。胡昭的字體肥,鍾繇的字體瘦。形容書法各擅其美。 | 唐·張彥遠(yuǎn)《法書要錄》:“三國魏劉德升字君嗣,以造行書擅名,胡昭、鍾繇并師其法,而胡書體肥,鍾書體瘦,亦各有君嗣之美?!?/td> |
嫌肥挑瘦 | 挑肥揀瘦。 | |
燕瘦環(huán)肥 | 燕:漢成帝皇后趙飛燕;環(huán):唐玄宗貴妃楊玉環(huán)。形容女子體態(tài)不同而各擅其美,風(fēng)格不同而各有所長。 | 宋 蘇軾《孫莘老求墨妙亭詩》:“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短長肥瘦各有態(tài),玉環(huán)飛燕誰敢憎?!?/td> |
紅瘦綠肥 | 綠葉茂盛,紅花凋謝。形容暮春景色。 | 宋·吳禮文《桃源憶故人暮春》詞:“畫橋流水飛花舞,柳外斜風(fēng)細(xì)雨。紅瘦綠肥春暮,腸斷桃源路?!?/td> |
抽多補少,抽肥補瘦 | 抽:提??;補:補助。指提取多余的補益不足的。 | 《毛澤東選集》第三卷《附錄:關(guān)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抽多補少,抽肥補瘦’,同時堅決地團(tuán)結(jié)中農(nóng),保護(hù)富裕中農(nóng),給富農(nóng)以經(jīng)濟(jì)出路。” |
骨瘦如豺 | 見“骨瘦如柴”。 | 《埤雅·釋獸》:“又曰:瘦如豺。豺,柴也。豺體細(xì)瘦,故謂之豺?!?/td> |
越瘦秦肥 | 比喻痛癢與己無關(guān)。 | 唐 韓愈《爭臣論》:“視政之得失,若越人之視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 |
黃皮寡瘦 | 形容面黃肌瘦的樣子。 | 李曉明《平原槍聲》:“一個個黃皮寡瘦,這使他驀然想起在平漢線上遇到的那一伙散兵……” |
吃肥丟瘦 | 比喻專做占便宜的事。 | 向春《煤城激浪》:“你背著我,吃肥丟瘦?!?/td> |
瘦羊博士 | 指能克己讓人的人。 | 《后漢書甄宇傳》:“建武中,[甄宇]為州從事,征拜博士。”李賢注引《東觀漢記》:“建武中每臘,詔書賜博士一羊。羊有大小肥瘦。時博士祭酒議,欲殺羊分肉,……宇因先自取其最瘦者,由是不復(fù)有爭訟。” |
竹清松瘦 | 形容人的外貌清瘦有神。 | 宋·辛棄疾《感皇恩·為范倅壽》詞:“酒如春色好,春色年年如舊,青春元不老,君知否?席上看君,竹清松瘦,待與青春斗長久。” |
較瘦量肥 | 比較肥瘦。喻評論姿容。 | 清·李漁《風(fēng)箏誤·賀歲》:“何曾見侯門嬌麗,肯容人較瘦量肥。” |
瘦骨棱棱 | 瘦得連骨頭都露出來,形容十分消瘦。 | 周立波《暴風(fēng)驟雨》第一部:“他屋里的,瘦骨棱棱的,一天愁到黑,愁米,愁柴又愁鹽。” |
枯瘦如柴 | 枯:干枯。形容非常瘦弱。 | 廬隱《西窗風(fēng)雨》:“我從學(xué)?;丶?,一進(jìn)門就看見一個枯瘦如柴的鄉(xiāng)下孩子?!?/td> |
虎瘦雄心在 | 比喻人窮志不窮。 | 元·萬松老人《從容錄》:“萬松道:‘虎瘦雄心在,人貧志氣存?!?/td> |
郊寒島瘦 | 本指孟郊、賈島簡嗇孤峭的詩歌風(fēng)格。后用以形容詩文類似的意境。 | 宋 蘇軾《祭柳子玉文》:“元輕白俗,郊寒島瘦。嘹然一吟,眾作卑陋?!?/td> |
瘦骨窮骸 | 骸:身體。形容年老瘦弱的身軀。 | 清·洪昇《長生殿·彈詞》:“馬嵬坡血污了天姿國色,江南路哭殺了瘦骨窮骸?!?/td> |
黃皮刮瘦 | 形容面黃肌瘦的樣子。 | 余辰《蠶》:“一天過去了,蠶完全絕食啦,一個個餓得黃皮刮瘦,眼看就要死了。” |
瘦骨梭棱 | 形容人或動物消瘦露骨。 | 周立波《暴風(fēng)驟雨》第一部九:“他屋里的,瘦骨梭梭的,一天愁到黑,愁米、愁柴又愁鹽?!?/td> |
肥冬瘦年 | 南宋吳地風(fēng)俗多重冬至而略歲節(jié),冬至?xí)r家家互送節(jié)物,有“肥冬瘦年”之諺。見宋無名氏《豹隱紀(jì)談》、宋范成大《吳郡志·風(fēng)俗》。 | |
黃干黑瘦 | 指人面容憔悴的樣子。 | 元·張國賓《羅李郎》第一折:“你戀著紅裙翠袖,折倒的你黃干黑瘦?!?/td> |
瘦骨嶙嶙 | 形容人或動物消瘦露骨。 | 柳青《創(chuàng)業(yè)史》第一部題敘:“兩只瘦骨嶙嶙的長手,親昵昵地?fù)崦驹谒砬按绮讲浑x娘的寶娃的頭?!?/td> |
環(huán)肥燕瘦 | 環(huán):唐玄宗貴妃楊玉環(huán);燕:漢成帝皇后趙飛燕。形容女子體態(tài)不同而各有其風(fēng)韻。也比喻藝術(shù)作品風(fēng)格流派各具特點,各擅其美。 | 宋 蘇軾《孫莘老求墨妙亭詩》:“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短長肥瘦各有志,玉環(huán)飛燕誰敢憎。” |
綠肥紅瘦 | 綠:指葉;紅:指花;肥:長得旺;瘦:枯萎。草木綠葉茂盛而花朵卻萎凋稀少。形容暮春景色。 | 宋 李清照《如夢令》詞:“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td> |
兄肥弟瘦 | 舊喻兄弟相愛,臨難爭死。 | 《后漢書·趙孝傳》:“及天下亂,人相食。孝弟禮為餓賊所得,孝聞之,即自縛詣賊,曰:‘禮久餓羸瘦,不如孝肥飽?!\大驚,并放之。” |
挑肥揀瘦 | 比喻挑挑揀揀;光要對自己有利的。肥:肥肉;瘦:瘦肉。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像娘這樣費心,還不討他說個是,只要揀精揀肥,我也犯不著要效他這個勞?!?/td> |
瘦骨如柴 | 十分削瘦的樣子。 | 宋 陸佃《埤雅 釋獸》:“瘦如豺。豺,柴也。豺體瘦,故謂之豺?!?宋 楊萬里《武陵春 長鋏歸乎逾十暑》詞:“舊賜龍團(tuán)新作祟,頻啜得中寒。瘦骨如柴痛又酸,兒信問平安。” |
島瘦郊寒 | 唐朝賈島和孟郊的詩歌風(fēng)格,多以清切凄苦為主。 | 宋 朱熹《次韻謝劉行惠筍》:“君詩高處古無師,島瘦郊寒詎足差?!?/td> |
葉瘦花殘 | 比喻女人的衰老。 | 明 王玉峰《焚香記 構(gòu)禍》:“趁你青春年少,正好做人,只怕后來葉瘦花殘,悔之晚矣?!?/td> |
骨瘦形銷 | 形容瘦削到極點。 | 清·沈復(fù)《浮生六記·坎坷記愁》:“而蕓終以受愚為恨,血疾大發(fā),床席支離,刀圭無效,時發(fā)時止,骨瘦形銷?!?/td> |
越瘦吳肥 | 不在乎越國人瘦和吳國人肥胖。比喻痛癢與己無關(guān)。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0回:“圖求謀,多只為一身之計;縱奸貪,那里管越瘦吳肥?!?/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