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guān)錘的成語

有關(guān)錘的成語

有關(guān)錘的成語共收錄14個
成語 解釋 出處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fā)表決定性的意見。郭澄清《大刀記》第十章:“千錘打鑼,一錘定音——隊長,你就決定吧。”
千錘百煉錘:用錘子敲打;煉:用火燒煉。比喻經(jīng)歷多次艱苦斗爭的鍛煉和考驗。也指對文章和作品進行多次精心的修改。唐 皮日休《劉棗強碑》:“百鍛為字,千煉為句,雖不迫躅太白,亦后來之佳作業(yè)?!?/td>
一錘定音比喻做事干脆,說了算數(shù)。劉紹棠《小荷才露尖尖角》:“他不聲不響,卻是一家之主;女兒中意,老伴點頭,也還得聽他一錘定音?!?/td>
秤錘落井像秤錘掉進井水里一樣不見蹤影,不知消息。
綿裹秤錘絲綿里裹著秤錘。比喻深藏不露。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大溈果禪師法嗣》:“興化道:‘我逢人則不出,出則便為人,又作么生?’師曰:‘綿裹秤錘?!?/td>
稱錘落井稱:通“秤”,衡器;稱錘:秤砣。比喻不見蹤影,沒有消息。宋·釋曉瑩《羅湖野錄》第一卷:“福州資福善禪師:自此一別,稱錘落井。”
一錘子買賣只做一次生意。多指價錢貴,貨色次,服務(wù)態(tài)度不好,顧客不愿再來打交道。老舍《女店員》第二幕:“咱們哪,砂鍋砸蒜,一錘子的買賣,我永遠不再到這兒來!”
三錘兩棒形容處事簡單明快。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29章:“他本來也沒準備耽擱這么長時間,心想行不行三錘兩棒就完了,他轉(zhuǎn)幾天就回來了?!?/td>
剝膚錘髓剝:剝?nèi)ィ荒w:皮膚;錘:敲擊。剝?nèi)似つw,敲人骨髓。比喻極其殘酷地壓榨和剝削。
千錘打鑼,一錘定聲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fā)表決定性的意見李文亢《婚事》:“千錘打鑼,一錘定聲,最后還是中祥開了腔?!?/td>
別具爐錘具:具有;爐錘:冶煉鍛煉的工具。比喻具有獨特的風格和造詣。易宗夔《新世說》序:“酷嗜臨川王之書,以彼片語只辭別具爐錘?!?/td>
擊鞭錘鐙謂驅(qū)馬疾行。指急行軍。清·李漁《奈何天·攢羊》:“破釜焚舟,擊鞭錘鐙,休怕風寒雪冷?!?/td>
暗錘打人比喻暗中對人進行攻擊。《人民文學》1997年第7期:“哪個鬼東西敢出來跟我說說理?暗錘打人,是土行孫出身!”
破玉錘珠碎美玉毀明珠。比喻能人死去。明·袁宏道《哭臨漳令王子聲》:“破玉錘珠可惜人,天何言哉無知也?!?/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