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guān)軒的成語

有關(guān)軒的成語

有關(guān)軒的成語共收錄28個
成語 解釋 出處
軒然大波高高涌起的巨大波濤。比喻大的糾紛或亂子。軒然:高高的樣子。唐 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詩:“軒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td>
軒軒甚得軒軒:洋洋自得的樣子。形容非常得意。《新唐書·孔戣傳》:“戣自以適所志,軒軒甚得?!?/td>
不分軒輊不分高下、輕重。比喻對待二者的態(tài)度或看法差不多。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馬援傳》:“居前不能令人輊,居后不能令人軒……臣所恥也。”
意氣軒昂精神和氣概都很高昂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6卷:“我見這人身雖寒儉,意氣軒昂,模樣又好。”
偃革為軒指停息武備,修治文教。《史記·留侯世家》:“殷事已畢,偃革為軒,倒置兵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復(fù)用兵?!迸狁椉庖绱驹唬骸案镎?,革車也;軒者,赤黻乘軒也。偃武備而治禮樂也。”
軒鶴冠猴乘軒之鶴,戴帽之猴。比喻濫廁祿位、虛有其表的人。明·劉基《驛傳杭臺消息石末公有詩見寄次韻奉和并寓悲感》之一:“池魚幕燕依棲淺,軒鶴冠猴寵渥新。”
軒然霞舉像云霞高高飄舉。形容俊美瀟灑。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海西時,諸公每朝,朝堂猶暗;唯令稽王來,軒軒如朝霞舉?!?/td>
氣宇軒昂氣宇:氣魄;軒昂:精神飽滿;氣度不凡的樣子。形容精神飽滿;氣概不凡。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生得豐姿瀟灑,氣宇軒昂,飄飄有出塵之表?!?/td>
器宇軒昂軒昂:精神飽滿。形容人精神飽滿,風(fēng)度不凡。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3回:“張昭等見孔明豐神飄灑,器宇軒昂,料道此人必來游說。”
老鶴乘軒軒:古代供大夫以上乘坐的輕便車。比喻濫充官位。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閔公二年》:“狄人伐衛(wèi),衛(wèi)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將戰(zhàn),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有祿位。余焉能戰(zhàn)?’”
軒軒韶舉儀態(tài)軒昂就像朝霞飄舉藍天似的。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林公道王長史,斂衿作一來,何其軒軒韶舉。”
鶴乘軒衛(wèi)懿公讓鶴乘坐大夫坐的車子。比喻濫用官位,濫竽充數(shù)。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衛(wèi)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
輶軒之使輶軒:輕便的車。乘輕便車的使者。指帝王的使臣。清·朱彝薄《張君詩序》:“昔之采風(fēng)者,不遺邶庸、曹、檜,而吳、楚大邦,不見錄于輶軒之使?!?/td>
崢嶸軒峻崢嶸:特出。軒:高。形容氣象宏偉,氣派很大。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回:“大門外雖冷落無人,隔著圍墻一望,里面廳殿樓閣,也還都崢嶸軒峻。”
服冕乘軒服:穿著;冕:古代達官貴人穿的禮服;軒:古代貴人乘坐的豪華大車。指做官后飛黃騰達。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哀公十五年》:“太子與之言曰:‘茍使我入獲國,服冕乘軒,三死無與?!?/td>
狖軛鼯軒形容極其靈巧的車馬。
軒輶之使軒輶:古代士大夫乘坐的車;使:使者。指帝王的使臣。明·袁宏道《邑錢侯直指疏薦序》:“軒輶之使,旁午于道?!?/td>
軒昂氣宇形容人氣度不凡。亦作“氣宇軒昂”。明·無名氏《漁樵閑話》第三折:“一個個前撮后擁,看見他呵,是好個軒昂氣宇。”
捧腹軒渠渠:通“舉”;軒渠:形容笑的樣子。形容笑得難以控制。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薊子訓(xùn)傳》:“兒識父母,軒渠笑悅,欲往就之。”
軒輊不分軒輊:古代車子前高后低叫軒,前低后高叫輊。比喻不分高低輕重。《后漢書·馬援傳》:“居前不能令人輊,居后不能令人軒……臣所恥也。”
軒車載鶴軒車:古代有帷幕的車子。衛(wèi)懿公用軒車載鶴。比喻胡亂封官賜爵。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閔公二年》:“衛(wèi)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td>
軒昂魁偉魁偉:魁梧。氣宇軒昂,體格壯大。明·施耐庵《水滸傳》第97回:“宋江看孫安軒昂魁偉,一表非俗,下階迎接?!?/td>
軒裳華胄軒裳:貴族的車子和衣裳;華胄:顯貴的后代。指顯貴家族的子弟唐·孫恂《獵狐記》:“秀才軒裳華胄,金玉奇標。既富春秋,又潔操履。”
軒冕相襲軒:古代士大夫乘的車;冕:古代帝王、諸侯及大夫戴的帽;襲:繼承。官爵祿位相繼承。形容世代為官。《晉書·應(yīng)貞傳》:“自漢至魏,世以文章顯。軒冕相襲,為郡盛族。”
駟馬軒車見“駟馬高車”。清·方文《為陳俞公五十初度》詩:“駟馬軒車易傾覆,何如野老話桑麻。”
軒昂自若軒昂:氣度不凡;自若:像原來的樣子。形容人的氣度不凡,神態(tài)如同日常一樣。唐·李濬《松窗雜錄·裴休》:“中有黃衣半席,軒昂自若,指諸人笑語輕脫?!?/td>
軒蓋如云軒:古時供官員乘坐的一種便車;蓋:車蓋。舊時形容官員很多,也形容官員、士紳集會的盛況。唐 陳子昂《冬夜宴臨邛李錄事宅序》:“樓如若畫,臨故國之城池;軒蓋如云,總名都之車馬?!?/td>
鴻軒鳳翥比喻舉止高尚。宋·范仲淹《滕公夫人刁氏墓志銘》:“而祠部君克承善志,鴻軒鳳翥,有風(fēng)采于朝廷?!?/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