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guān)婦的成語

有關(guān)婦的成語

有關(guān)婦的成語共收錄55個
成語 解釋 出處
婦人醇酒謂沉湎于酒色。語本《史記·魏公子列傳》:“秦數(shù)使反閑……公子(無忌)自知再以毀廢,乃謝病不朝,與賓客為長夜飲,飲醇酒,多近婦女,日夜為樂者四歲,竟病酒卒?!?/td>語出《史記·魏公子列傳》:“秦數(shù)使反閒……公子(無忌)自知再以毀廢,乃謝病不朝,與賓客為長夜飲,飲醇酒,多近婦女,日夜為樂者四歲,竟病酒卒。”
夫唱婦隨唱:原為“倡”;即倡議;提出某種意見。丈夫說什么;妻子也跟著說什么。是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表現(xiàn)。形容夫妻和睦。《關(guān)尹子 三極》:“天下之理,夫者唱,婦者隨?!?/td>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見人而不得不見人。清·張岱《與祁世培》:“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緬焉呈面,公姑具眼,是妍是丑,其必有以區(qū)別之也?!?/td>
奸夫淫婦指通奸的男人和放蕩不羈的女人。指淫亂的男女。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7回:“奸夫淫婦,雖該重罪,已死勿論。其余一干人犯,釋放寧家?!?/td>
黃卷幼婦“絕妙”二字的隱語。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捷語》:“黃絹,色絲也,于字為絕。幼婦,少女也,于字為妙。外孫,女子也,于字為好?!?/td>
夫倡婦隨見“夫唱婦隨”。語出《關(guān)尹子·三極》:“天下之理,夫者唱,婦者隨?!背槐咀鳌俺?。
少女嫩婦嫩:嬌嫩。指年輕婦女。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九回:“他少女嫩婦的,又沒養(yǎng)贍過日子,胡亂守了百日孝?!?/td>
婦姑勃溪勃溪:爭斗;吵架。兒媳和婆婆爭吵。泛指為日常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爭吵。比喻為無關(guān)緊要的小事而爭吵、爭斗。莊周《莊子 外物》:“室無空虛,則婦姑勃溪?!?/td>
糟糠之婦糟糠:窮人用來充饑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指共過患難的妻子。元·高則誠《琵琶記·一門旌獎》:“允備貞潔韋柔之德,糟糠之婦,今始見之?!?/td>
丑媳婦少不得見公婆比喻害怕見人而不得不見人。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97回:“常言道:‘丑媳婦少不得見公婆。’只得脫袍解帶,免冠徒跣,跪于門外?!?/td>
巧婦做不得無面馎饦馎饦:湯餅。如果沒有米面,最靈巧的媳婦也做不出飯食來。比喻缺乏必要的條件,事情不可能做到。宋·陳亮《又壬寅夏書》:“富家之積蓄皆盡矣,若今更不雨,恐巧婦做不得無面馎饦?!?/td>
婦人之仁仕:仁慈。婦女的軟心腸。舊指處事姑息優(yōu)柔,不識大體。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dāng)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婦人之見見:見識。女人的短淺見識。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5卷:“男子不聽婦人言,我是婦人之見,誰教你句句依我?”
潑婦罵街潑婦:潑辣兇悍的婦女。象潑婦在街上當(dāng)眾謾罵。多指大肆攻擊、謾罵別人。鄒韜奮《經(jīng)歷·新聞記者的作品》:“對政敵或爭論的對方有著誠懇的禮貌,一點沒有潑婦罵街的惡習(xí)氣?!?/td>
醇酒婦人醇酒:味厚的酒。比喻頹廢腐化的生活。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公子列傳》:“乃謝病不朝,與賓客為長夜飲,飲醇酒,多近婦女。日夜為樂飲者四歲,竟病酒而卒。”
婦孺皆知孺:小孩子。婦女和小孩子全都知道。形容大家都知道或一看就明了的簡單事物。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93回:“果如張仙所言,形于詩歌,扮為雜劇,弄得婦孺皆知?!?/td>
下馬馮婦以之比喻重操舊業(yè)的人。《孟子 盡心上》:“晉人有馮婦者,善搏虎,卒為善士;則之野,有眾逐虎,虎負(fù)?jù)?,莫之敢攖;望見馮婦,趨而迎之,馮婦攘臂下車,眾皆悅之,其為士者笑之?!?/td>
桃夭新婦桃夭:比喻女性貌美。指年輕貌美的新娘。《詩經(jīng)·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td>
再作馮婦再作:重做;馮婦:人名。比喻再干舊行業(yè)。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望見馮婦,趨而迎之。馮婦攘臂下車,眾皆悅之?!?/td>
癡心婦人負(fù)心漢癡:入迷;負(fù)心:對愛情不忠。癡迷愛情的女子碰上無情無義的男人。明·陸采《懷香記·引示池樓》:“癡心婦人負(fù)心漢,這等相思空好看?!?/td>
婦人孺子婦女孩子。《教戰(zhàn)守策》:“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驕惰脆弱,如婦人孺子不出于閨門?!?/td>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巧媳婦沒有米也做不出飯來。比喻沒有必要的條件;什么也干不出來。宋 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第三卷:“僧曰:‘巧婦安能作無面湯餅乎?’”
夫婦反目反目:翻眼相看,不和睦。指夫妻吵架不和。清·李綠園《歧路燈》第82回:“自此譚、巫夫婦反目難以重好?!?/td>
愚夫愚婦舊時稱平民百姓。《尚書·五子之歌》:“予視天下,愚夫愚婦,一能勝予?!?/td>
販夫販婦舊稱小商小販。《周禮·地官·司市》:“夕市,夕時而市,販夫販婦為主?!?/td>
挈婦將雛挈:帶領(lǐng);雛:幼兒。帶著妻子兒女。魯迅《為了忘卻的記念》:“慣于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td>
單夫只婦單:單獨;只:獨。指僅有夫妻二人。北朝·魏·賈思勰《齊民要術(shù)·種紅花藍花梔子》:“當(dāng)有小兒童女百十余群,自來分摘,正須平量中半分取,是以單夫只婦,亦得多種?!?/td>
三日新婦舊時過門三日之新婦,舉止不得自專。因以喻行動備受拘束者。《梁書·曹景宗傳》:“今來揚州作貴人,動轉(zhuǎn)不得,路行開車幔,小人輒言不可。閉置車中,如三日新婦。遭此邑邑,使人無氣?!?/td>
長舌婦好進讒言的婦人。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4卷:“文錢小隙造奇冤:‘都是你這小天殺的,不學(xué)好,引這長舌婦開口?!?/td>
婦姑勃谿指婆媳間的爭吵與不和。比喻因日常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爭吵。莊周《莊子 外物》:“室無空虛,則婦姑勃谿?!?/td>
教婦初來,教兒嬰孩指對一個人施加教育應(yīng)該及時及早。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 教子》:“俗諺曰:‘教婦初來,教兒嬰孩。’誠哉斯語!”
賣兒貼婦指因生活所迫,把妻子兒女賣給別人。《南齊書 良政傳 虞愿》:“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賣兒貼婦錢,佛若有知,當(dāng)悲哭哀愍?!?/td>
匹婦溝渠謂拘守普通婦女的小節(jié)。清·李漁《蜃中樓·望洋》:“我偷生不為求瓦全,念玉碎,須明聲價,怎肯做個匹婦溝渠沒帳查?!?/td>
佳兒佳婦指好兒子,好媳婦。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唐高宗永徽六年》:“朕佳兒佳婦,今以付卿。”
孤兒寡婦死了父親的孩子,死了丈夫的婦女。泛指失去親人,無依無靠者。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陳龜傳》:“戰(zhàn)夫身膏沙漠,居人首系馬鞍。或舉國掩尸,盡種灰滅,孤兒寡婦,號哭城空,野無青草。”
匹夫匹婦平民男女。泛指平民。《尚書 咸有一德》:“匹夫匹婦,不獲自盡,民主罔與成厥功?!?/td>
村姑田婦農(nóng)村少女與種田的婦人。指鄉(xiāng)下見識不多的女人。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九回:“來你這地方,甚么村姑田婦,冤他拐帶!”
長舌之婦常用來指多嘴多舌、喜歡說長道短、搬弄事非的女人。《詩經(jīng)·大雅·瞻卬》:“婦有長舌,唯厲之階?!?/td>
義夫節(jié)婦義夫:指對妻子忠義的丈夫;節(jié)婦:指堅守節(jié)操,丈夫死后不再改嫁的婦女。指遵守禮教的男女。《周書·宣帝紀(jì)》:“孝子順孫,義夫節(jié)婦,表其門閭,才堪任用者,即宜申薦?!?/td>
男不與婦敵男的不與女的爭斗。清·李漁《十二樓·奪錦樓》:“得罪了邊氏,使她發(fā)起性來,‘男不與婦敵’,莫說被她咒罵不好應(yīng)聲,就是揮上幾拳,打上幾掌,也只好忍痛受苦?!?/td>
丑媳婦總得見公婆比喻隱藏不住,總要露相。清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十六回:“丑媳婦總得要見公婆的,索性我自己招罷?!?/td>
村哥里婦謂平民百姓。里,里巷。明·袁宏道《東西漢通俗演義序》:“今天下自衣冠以至村哥里婦,自七十老翁以至三尺童子,談及劉季起豐沛,項羽不渡烏江,王莽篡位,光武中興等事,無不能悉數(shù)顛末,詳其姓氏里居。”
重作馮婦表示人又重操舊業(yè)。魯迅《而已集·反漫談》:“曾經(jīng)有一位總長,聽說他的出來就職,是因為某公司要來立案,表決時可以多一個贊成者,所以重作馮婦的?!?/td>
束缊還婦同“束缊請火”。宋·秦觀《謝館職啟》:“束缊還婦,雖蒙假借之和;懲羹吹虀,尚慮譴訶之及?!?/td>
孤子寡婦指男子死后遺留的孩子和婦女。戰(zhàn)國·楚·宋玉《高堂賦》:“孤子寡婦,寒心酸鼻?!?/td>
貞夫烈婦貞:堅貞。封建社會對保持操守貞節(jié)而寧死不屈的男子和婦女的美稱。《敦煌變文集·秋胡變文》:“我聞貞夫烈婦,自古至今耳聞,今日目前交見?!?/td>
婦道人家婦道:婦人應(yīng)遵守的道德規(guī)范。指成年女子。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34回:“這件事還得與拙夫商量,婦道人家,不便十分作主。”
愚夫蠢婦見“愚夫愚婦”。《淮南子·本經(jīng)訓(xùn)》:“愚夫蠢婦皆有流連之心,凄愴之志?!?/td>
黃絹幼婦“絕妙”二字的隱語。宋·金盈之《醉翁談錄·約朋友結(jié)果檄書》:“文妙黃絹幼婦,賦高烏有子虛?!?/td>
勇男蠢婦粗魯?shù)哪腥耍辣康膵D女。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5回:“寶玉素昔最厭勇男蠢婦的,今日卻如何又命這兩個婆子進來?”
男耕婦織男的耕田,女的織布。形容辛勤勞動或自給自足的小農(nóng)家庭生活。
再當(dāng)馮婦晉國人馮婦,善于打虎,后來不干了。有一次看見一群人在捉老虎,但不敢向前。于是他上前去打。比喻重操舊業(yè)。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時局在大動蕩,我的心境在別種意義上也在大動蕩。我自己實在是不愿意再當(dāng)馮婦。”
思婦病母謂因想念妻子欲歸家鄉(xiāng)而托言母病。喻作偽。
妾婦之道妾婦:指婦女。指對上司或同僚絕對服從的卑劣作風(fēng)。戰(zhàn)國·鄒·孟軻《孟子·滕文公下》:“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td>
寡婦鰥男寡:寡婦;鰥:鰥夫。死了丈夫的女人和無妻的成年男子。指孤男寡女。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4回:“只鸞孤鳳,霎時間交仗成雙;寡婦鰥男,一席話搬唆捉對?!?/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