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斗筲之人 | 斗:容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二升。斗、筲都是容量不大的器具。像斗筲那樣容量的人。形容人的氣量狹??;見識短淺。亦用為自謙之詞。 |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td> |
斗筲之器 | 斗: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兩升。比喻氣量狹窄、見識短淺的人。 | 宋 曾慥《類說》引《使遼錄 南朝峭漢》:“弼曰:‘臣斗筲之器,不足道;本朝人材勝如臣者,車載斗量,安可數(shù)計(jì)!” |
斗筲小人 |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氣量狹小,見識短淺。 | 《剪燈余話·秋夕訪琵琶亭記》:“委任臣僚,非才者眾,如陳平章、姚平章,皆斗筲小人,而使之秉鈞軸,握兵符?!?/td> |
斗筲之徒 |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氣量狹小,見識短淺。 | 東漢·班固《漢書·公孫劉田等傳贊》:“斗筲之徒,何足選也?!?/td> |
斗筲之才 |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氣量狹小,見識短淺。 | 宋·蘇軾《商鞅論》:“至于桑弘羊,斗筲之才,穿窬之智,無足言者?!?/td> |
斗筲小器 |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氣量狹小,見識短淺。 | 《宋書·沈攸之傳》:“況乎行陳凡才,斗筲小器,而懷問鼎之志,敢構(gòu)無君之逆哉?” |
斗筲穿窬 | 筲:竹器,容十二升。斗筲:喻人氣度狹小,見識淺陋。穿:穿墻。窬:翻墻。 |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td> |
斗筲之輩 |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氣量狹小,見識短淺。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76回:“囊瓦乃斗筲之輩,貪功僥幸,今史皇小挫,未有虧損,今夜必來掩襲大寨,不可不備?!?/td> |
斗筲之材 |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氣量狹小,見識短淺。 | 東漢·班固《漢書·谷永傳》:“永斗筲之材,質(zhì)薄學(xué)朽,無一日之雅,左右之介?!?/td> |
斗量筲計(jì) | 用斗量,用筲計(jì)。形容數(shù)量很多。 | 明·胡應(yīng)麟《詩藪·雜編》:“南渡后,江湖流派,斗量筲計(jì),風(fēng)軌蕩然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