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飽經(jīng)滄桑 | 飽:充分地;經(jīng):經(jīng)歷;滄桑:滄海桑田。意思是說滄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形容經(jīng)歷了許多世事變化。生活經(jīng)歷極為豐富。 | 王蒙《輪下》:“而你是一個四十六歲的男人,飽經(jīng)滄桑,眼角皺紋細密如網(wǎng)?!?/td> |
指桑罵槐 | 指著桑樹罵槐樹。比喻表面上罵甲;實際上罵乙。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他每日那邊指桑樹罵槐樹,百般稱快?!?/td> |
滄海桑田 | 滄海:大海;桑田:種桑樹的地;泛指農(nóng)田。大海變成農(nóng)田;農(nóng)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也作“桑田滄?!?;又簡稱“滄?!薄?/td> | 晉 葛洪《神仙傳 麻姑》:“麻姑自說云,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td> |
柳樹上著刀,桑樹上出血 | 比喻代人受過。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0卷:“忽朝一日,發(fā)出句說話來,教‘張公吃酒李公醉’,‘柳樹上著刀,桑樹上出血’。” |
桑弧蒿矢 | 謂行?;∨钍钢Y以勵志。蒿,蓬蒿。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儒林傳·劉昆》:“每春秋饗射,常備列典儀,以素木瓠葉為俎豆,?;≥锸?,以射菟首。” |
桑間濮上 | 桑間在濮水之上,是古代衛(wèi)國的地方。古指淫風。后也指男女幽會。 | 東漢 班固《漢書 地理志下》:“衛(wèi)地有桑間濮上之阻,男子亦亟聚會,聲色生焉?!?/td> |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 東隅:東方日出處,指早晨;桑、榆:指日落處,也指日暮。比喻開始在這一方面失敗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勝利。 | 《后漢書 馮異傳》:“始雖垂翅回奚,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td> |
指桑說槐 | 見“指桑罵槐”。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九回:“眾丫頭媳婦無不言三語四,指桑說槐,暗相譏刺?!?/td> |
桑蔭不徙 | 亦作“桑蔭未移”。語本《戰(zhàn)國策 趙策四》:“昔者堯見舜于草茅之中,席隴畝而蔭庇桑,蔭移而授天下傳?!焙笏熘^人之意氣相投,相知無須時日長久。亦指時間短暫。 | 語出《戰(zhàn)國策·趙策四》:“昔者堯見舜于草茅之中,席隴畝而蔭庇桑,蔭移而授天下傳?!?/td> |
滄桑之變 | 滄海變桑田的變化。比喻世事變化巨大。 | 《續(xù)夷堅志》序:“有金元遺山先生,具班馬之才,閱滄桑之變,隱居不仕,著述自娛?!?/td> |
桑中之約 | 桑中:桑林之間。指男女幽會的的密約。 | 《詩·鄘風·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td> |
桑落瓦解 | 象桑葉枯落,屋瓦解體。形容事勢敗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孔融傳》:“郜鼎在廟,章孰甚焉!桑落瓦解,其勢可見。” |
甕牖桑樞 | 見“甕牖繩樞”。 | 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一折:“我可使望蘭堂畫閣,劃地著我甕牖桑樞?!?/td> |
恭敬桑梓 | 恭敬:尊敬,熱愛;桑梓:桑樹和梓樹,古時家宅旁邊常栽的樹木,比喻故鄉(xiāng)。熱愛故鄉(xiāng)和尊敬故鄉(xiāng)的人。 | 《詩經(jīng)·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之?!?/td> |
桑土之防 | 喻防患于未然。 | 明·張居正《答王鑒川計貢利害》:“至于桑土之防,戒備之慮,此自吾之常事,不容一日少懈者。” |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 東隅:指日出處,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處,表示晚年。早年的時光消逝,如果珍惜時光,發(fā)憤圖強,晚年并不晚。 | 唐·王勃《滕王閣序》:“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td> |
海水桑田 | 猶滄海變桑田。比喻世事變遷很大。 | 唐·韋應(yīng)物《漢武帝雜歌》之一:“海水桑田幾翻覆,中間此桃四五熟?!?/td> |
研桑心計 | 研:計研,一名計然,春秋時越國范蠡的老師,善經(jīng)商;桑:桑弘羊,漢武帝時的御史大夫,長于理財。形容善于經(jīng)商致富。 | 漢·班固《答賓戲》:“研桑心計于無垠。” |
?;∨钍?/a> | 古代男子出生,射人用桑木做的弓,蓬草做的箭,射天地四方,表示有遠大志向的意思。 | 西漢 戴圣《禮記 內(nèi)則》:“吉者宿齊,朝服寢門外,詩負之,射人以?;∨钍噶涮斓厮姆??!?/td> |
桑戶桊樞 | 以桑枝為門,木條為樞。形容居處簡陋,家境貧寒。 | |
雞犬桑麻 | 形容鄉(xiāng)村的安靜生活。 | 清 李寶嘉《文明小史》第53回:“又走了一里多路,是一個鄉(xiāng)鎮(zhèn)了,田里種著菜,籬笆里栽著花,大有‘雞犬桑麻’光景。” |
渤澥桑田 | 渤澥:渤海的古稱。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巨大。 | 宋 蘇軾《送喬仝寄賀君》詩之二:“不驚渤澥桑田變,來看龜蒙漏澤春?!?/td> |
田月桑時 | 泛指農(nóng)忙季節(jié)。 | 南朝齊·蕭子良《諫射雉啟》:“且田月向登,桑時告至。” |
陵谷滄桑 | 陵:山陵;谷:山谷。丘陵變山谷,山谷變丘陵。比喻世事巨變遷 | 清 趙翼《甌北詩話 吳梅村詩一》:“又自托于前朝遺老,借陵谷滄桑之感,以掩其一身兩姓之慚,其人已無足觀?!?/td> |
人世滄桑 | 比喻人間世事變化很大。 | |
盤石桑苞 | 盤石:大石;桑苞:即苞桑,根深柢固的桑樹。比喻安穩(wěn)牢固。 | 《易 否》:“系于苞桑。”孔穎達疏:“苞,本也。凡物系于桑之苞本則牢固也……桑之為物,其根眾也,眾則牢固之義?!?/td> |
綢繆桑土 | 綢繆:緊密纏縛;土:同“杜”,樹根。比喻事前做好準備工作。 | 《詩經(jīng)·豳風·鴟鸮》:“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td> |
桑樞韋帶 | 《莊子 讓王》:“原憲居魯……桑以為樞?!睗h賈山《至言》:“夫布衣韋帶之士,修身于內(nèi),成名于外?!鄙校D镜拈T軸。韋帶,無飾的皮革腰帶。后因以“桑樞韋帶”形容貧家寒士。 | 《莊子·讓王》:“原憲居魯……桑以為樞。”漢賈山《至言》:“夫布衣韋帶之士,修身于內(nèi),成名于外?!?/td> |
鄭衛(wèi)桑間 | 鄭衛(wèi):春秋時鄭、衛(wèi)二國;桑間:在濮水之上。指淫穢的亡國之音。 | 秦·李斯《上書秦始皇》:“鄭衛(wèi)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td> |
桑榆晚景 | 桑榆;夕陽余光所在的地方。夕陽斜照桑榆樹的黃昏景象,指傍晚。比喻垂老之年。 | 宋·蘇軾《罷登州謝杜宿州啟》:“桑榆晚景,忽蒙收錄之恩。” |
敬恭桑梓 | 熱愛故鄉(xiāng)和尊敬故鄉(xiāng)的人。 | 《詩經(jīng) 小雅 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止?!?/td> |
桑樞甕牖 | 樞:門上的轉(zhuǎn)軸;甕牖:簡陋的窗戶。用桑樹做門軸,用瓦罐做窗戶,比喻貧苦之家。 | 先秦 莊周《莊子 讓王》:“蓬戶不完,桑以為樞機而甕牖,二室,褐以為塞。” |
生桑之夢 | 夢見桑樹從井中長出。比喻死期將至。 | 晉·陳壽《益都耆舊傳》:“何祗夢桑生井中。趙真占曰:‘桑非井中之物,桑字四十八,君壽恐不過此?!竽晁氖硕?。” |
桑土之謀 | 喻勤于經(jīng)營謀劃,防患未然。 | 《明史·趙世卿傳》:“古者國家無事則預(yù)桑土之謀,有事則議全湯之策?!?/td> |
暮景桑榆 | 夕陽斜照在桑樹和榆樹頂端,一派黃昏景象。比喻晚年的時光。桑榆,古人以為是日所入處。 | 三國 魏 曹植《贈白馬王彪》詩:“年在桑榆間,影響不能追?!蹦铣?梁 蕭統(tǒng)《文選 劉鑠〈擬古二首〉》:“愿垂薄暮景,照妾桑榆時?!?/td> |
桑中之喜 | 謂男女不依禮法的結(jié)合。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成公二年》:“申叔跪從其父,將適郢,遇之,曰:‘異哉!夫子有三軍之懼,而又有桑中之喜,宜將竊妻以逃者也?!?/td> |
蓬戶桑樞 | 蓬戶:蓬草做的門。用蓬草編門,用桑樹作門。指貧苦人家的住房。 | 南朝·梁·江淹《詣建平王上書》:“下官本蓬戶桑樞之人,布衣韋帶之士?!?/td> |
景入桑榆 | 比喻垂老之年。 | |
桑榆暮景 | 夕陽的余輝照在桑榆樹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時光。 | 元 尚仲賢《柳毅傳書》第一折:“教子讀書志未酬,桑榆暮景且淹留?!?/td> |
海桑陵谷 | 滄海變桑田,山陵變深谷,比喻世事變遷極大。 | 清·朱彜尊《玉帶生歌》:“海桑陵谷又經(jīng)三百秋,以手摩挱尚如故?!?/td> |
收之桑榆 | 《后漢書 馮異傳》:“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謂初雖有失,而終得補償。后以“收之桑榆”謂事猶未晚,尚可補救。 | 《后漢書·馮異傳》:“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
桑榆之景 | 指晚年時光。 | 唐·劉禹錫《謝分司東都表》:“雖迫桑榆之景,猶傾葵藿之心?!?/td> |
桑間之詠 | 指描寫男女情愛的詩歌。 | 明·楊循吉《蓬軒吳記》上卷:“其集多桑間之詠,不足傳也?!?/td> |
桑間之音 | 指淫靡的音樂。 | 戰(zhàn)國·衛(wèi)·呂不韋《呂氏春秋·音初》:“世濁則禮煩而樂淫,鄭衛(wèi)之聲,桑間之音,此亂國之所好,衰德之所說?!?/td> |
桑田碧海 | 同“桑田滄?!?。 | 唐·盧照鄰《長安古意》詩:“節(jié)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td> |
濮上桑間 | 指男女幽會的場所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九回:“豈不聞瓜田李下,君子不居,濮上桑間,詩人所刺!” |
桑榆末景 | 同“桑榆暮景”。 | 清·顧炎武《與李霖瞻書》:“桑榆末景,或可回三舍之戈?!?/td> |
桑榆暮影 | 桑榆;夕陽余光所在的地方。夕陽斜照桑榆樹的黃昏景象,指傍晚。比喻垂老之年。 | 《書言故事·耆老類》:“年老云桑榆暮影?!?/td> |
桑梓之地 | 桑梓:種在宅院的桑樹、梓樹。指故鄉(xiāng)。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那郢都乃是桑梓之地,少不得去看一看墳?zāi)梗瑫粫H友。” |
桑田滄海 | 桑田:農(nóng)田。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 晉·葛洪《神仙傳·麻姑》:“麻姑自說云,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td> |
桑間之約 | 指男女之間的約會。 | 清·唐仲冕《介如居士遺事》:“美人者某指揮使女也,慕伯虎才名,暗以手書訂桑間之約,期以八月十五試畢赴之?!?/td> |
桑樞甕牖 | 以桑木為門軸,以破甕為窗口。形容貧寒之家。 | 語出《莊子 讓王》:“原憲居魯……蓬戶不完,桑以為樞而甕牖,二室,褐以為塞?!?/td> |
桑戶蓬樞 | 編桑枝為門,立蓬條為樞。形容家境貧窮。 | 明·梁辰魚《浣紗記·遣求》:“假如原憲是個善士,桑戶蓬樞,顏淵是一個好人,簞食瓢飲?!?/td> |
桑戶棬樞 | 以桑枝為門,木條為樞。形容居處簡陋,家境貧寒。 | 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秦策》:“目夫蘇秦,特窮巷掘門、桑戶棬樞之士耳?!?/td> |
遁跡桑門 | 謂避開塵世而出家為僧。桑門,即沙門。 | 清·鈕琇《觚?!涔帧罚骸笆瘽蜕幸郧俺谑遥蒇E桑門,結(jié)茅于微之黃山。” |
日薄桑榆 | 猶日薄西山。比喻老年的時光。 | 《隋書·李穆傳》:“臣日薄桑榆,位高軒冕,經(jīng)邦論道,自顧缺然?!?/td> |
詠桑寓柳 | 詠的是“桑”,而實際說的是“柳”。喻借題傳情。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每日一入學(xué)中,四處各坐,卻八目勾留,或設(shè)言托意,或詠桑寓柳,遙以心照,卻外面自為避人眼目?!?/td> |
桑土綢繆 | 《詩 豳風 鴟鸮》:“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敝祆浼瘋鳎骸巴?,音杜。桑土,桑根皮也……我及天未陰雨之時,而往取桑根以纏綿巢之隙穴,使之堅固,以備陰雨之患?!焙笏煲浴吧M辆I繆”喻勤于經(jīng)營,防患未然。 | 《詩·豳風·鴟鸮》:“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敝祆浼瘋鳎骸巴?,音杜。桑土,桑根皮也……我及天未陰雨之時,而往取桑根以纏綿巢之隙穴,使之堅固,以備陰雨之患?!?/td> |
桑中生李 | 桑樹上長李樹。比喻少見多怪。 | |
桑蔭未移 | 見“桑蔭不徙”。 | 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趙策》:“昔者堯見舜于草茅之中,席隴畝而蔭庇桑,蔭移而授天下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