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guān)梯的成語

有關(guān)梯的成語

有關(guān)梯的成語共收錄14個
成語 解釋 出處
上樓去梯比喻進行極其秘密的謀劃。也比喻誘人上當。《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琦乃將亮游觀后園,共上高樓。飲宴之間,令人去梯,因謂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示?’”
怨府禍梯怨府:怨恨集中的處所;禍梯:導致禍害的途徑。指人成天沉浸在怨恨之中,成為致禍的根由。西漢·司馬遷《史記·趙世家》:“毋為怨府,毋為禍梯?!?/td>
梯愚入圣謂啟迪引導凡夫俗子成為圣人。《南齊書·高逸傳論》:“佛則不然,具縛為種,轉(zhuǎn)暗成明,梯愚入圣?!?/td>
登高去梯攀登到高處后把梯子拿掉。表示已無退路。《孫子 九地》:“帥與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td>
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比喻只是口頭說說,沒有實際行動。司馬文森《風雨桐江》第三章:“一去就是好些年,說要回來,總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上樹拔梯比喻引誘別人上前而斷絕他的退路。宋 曉瑩《羅湖野錄》第一卷引宋 黃庭堅與興化海老手帖:“此事黃龍興化亦當作助道之緣,共出一臂,莫送人上樹拔卻梯也?!?/td>
梯山航海登山航海。比喻長途跋涉,經(jīng)歷險遠的旅程。《宋書 明帝紀》:“日月所照,梯山航海;風雨所均,削衽襲帶?!?/td>
航海梯山渡過大海,攀越高山。指經(jīng)歷艱遠的路程。南朝 梁 簡文帝《大法頌》序:“航海梯山,奉白環(huán)之使?!?/td>
去梯之言除去梯子后說的話。比喻絕密的話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劉表傳》:“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
梯山棧谷謂鑿梯、修棧道以度高山深谷。泛指跋涉險阻。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西域傳論》:“梯山棧谷繩行沙度之道,身熱首痛風災鬼難之域,莫不備寫情形,審求根實?!?/td>
上竿掇梯猶上樹拔梯。
突梯滑稽突梯:圓滑;滑稽:圓轉(zhuǎn)隨俗。形容委婉從順,圓滑隨俗。戰(zhàn)國·楚·屈原《卜居》:“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潔楹乎。”
梯榮階祿梯:梯子;階:臺階。形容耍手段撈取榮耀和祿位。清·李綠園《歧路燈》第93回:“而科、歲之試,鄉(xiāng)、會之場,竟視為梯榮階祿之地?!?/td>
梯山架壑形容登山涉險歷經(jīng)艱辛。晉·陸機《晉平西將軍孝侯周處碑》:“莫不梯山架壑,鏹負來歸?!?/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