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痛不欲生 | 悲痛得不想再活下去了。痛:悲痛;欲:想;打算。 | 宋 呂大鈞《吊說》:“其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
震耳欲聾 | 耳朵都要振聾了。形容很大;特別響。 | 沙汀《呼嚎》:“每座茶館里都人聲鼎沸,而超越這個(gè),則是茶堂倌震耳欲聾的吆喝聲?!?/td> |
蠢蠢欲動(dòng) | 蠢蠢:爬蟲蠕動(dòng)的樣子。形容像蟲子一樣開始動(dòng)彈。比喻敵人策劃準(zhǔn)備進(jìn)攻;或壞人準(zhǔn)備搗亂破壞。 | 南朝 宋 劉敬叔《異苑 句容水脈》:“掘得一黑物,無有首尾,形如數(shù)百斛舡,長數(shù)十丈,蠢蠢而動(dòng)?!?/td> |
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 | 比喻重大事件發(fā)生前的緊張情勢。 | 唐 許渾《咸陽城東樓》詩:“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td> |
肝膽欲碎 | 欲:將要。肝和膽將要破碎了。形容極度悲痛或非常生氣。 | |
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 | 樹要靜止,風(fēng)卻不停地刮著。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fā)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 | 西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九卷:“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也?!?/td> |
躍躍欲試 | 躍躍:急于要?jiǎng)拥臉幼印P那榧鼻械叵朐囈辉?。形容對某事情非常有興致;急切想試試。 | 清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一席說,說得唐兒亂子心癢難抓,躍躍欲試?!?/td> |
欲速則不達(dá) | 速:快;達(dá):達(dá)到。指過于性急圖快,反而不能達(dá)到目的。 |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dá),見小利則大事不成?!?/td> |
為所欲為 | 做想要做的事。形容任意而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為:做。 |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以子之才,臣事趙孟,必得近幸。子乃為所欲為,顧不易耶?” |
利欲熏心 | 利:名利;欲:欲望;熏:熏染;侵襲。貪財(cái)圖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竅。 | 宋 黃庭堅(jiān)《贈(zèng)別李次翁》詩:“利欲熏心,隨人翕張。” |
恣情縱欲 | 謂無所顧忌地放縱情欲。 | 宋·陸九淵《與曾宅之書》:“惟其生于后世,學(xué)絕道喪,異端邪說充塞彌滿,遂使有志之士罹此患害,乃與世間凡庸恣情縱欲之人均其陷溺,此豈非以學(xué)術(shù)殺天下哉?” |
飄飄欲仙 | 飄飄然將要飛升成仙。比喻人的神態(tài)、動(dòng)作輕盈飄忽如同神仙;多形容人的感受輕松爽快;沾沾自喜。 | 清 劉鶚《老殘游記》:“到了次日,老殘起來,見那天色陰得很重,西北風(fēng)雖不甚大,覺得棉袍子在身上有飄飄欲仙之致?!?/td> |
欲益反弊 | 猶言欲益反損。 | 金·王若虛《五經(jīng)辨惑上》:“元?jiǎng)P于此,不獨(dú)誣經(jīng),而其于《左傳》,亦所謂欲益而反弊也。” |
昏昏欲睡 | 頭腦昏昏沉沉;只想睡覺。形容非常疲勞或精神不振作。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賈奉雉》:“是秋入闈復(fù)落,邑邑不得志,頗思郎言,遂取前所指示者強(qiáng)讀之。未至終篇,昏昏欲睡,心惶惑無以自主。” |
欲說還休 | 休:停止。想說又停下來不說。 | 宋·辛棄疾《丑奴兒》詞:“如今識(shí)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gè)秋?!?/td> |
智欲圓而行欲方,膽欲大而心欲小 | 考慮問題要變通靈活,行為則須端方不茍;膽量要大,心思要縝密。 | 西漢·劉安《淮南子·主術(shù)訓(xùn)》:“凡人之論,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圓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鮮?!?/td> |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 喜愛他時(shí),總想叫他活著;討厭他時(shí),總想叫他死掉。指極度地憑個(gè)人愛憎對待人。 | 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td> |
搖搖欲墜 | 搖搖:搖晃;動(dòng)搖不穩(wěn)的樣子;欲:將要;墜:掉下來。搖搖晃晃;即將掉下來。形容很不穩(wěn)定;就要掉下來;或比喻就要垮臺(tái)或崩潰。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04回:“眾視之,見其色昏暗,搖搖欲墜?!?/td> |
黑云壓城城欲摧 | 欲:將要;摧:摧毀。濃厚的烏云籠罩城頭;象要把整個(gè)城壓毀似的。比喻惡勢力一時(shí)囂張所造成的緊張局面。 | 唐 李賀《歌詩集 卷一 雁門太守行》詩:“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td> |
窮奢極欲 | 窮、極:盡;極端。奢:奢侈;浪費(fèi)。欲:欲望;奢望。過分的奢侈和欲求;形容揮霍享樂。 | 《漢書 谷永傳》:“窮奢極欲,湛湎荒淫。” |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要遠(yuǎn)望千里就要登更高的一層樓。比喻站得越高,看得越遠(yuǎn)。 | 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td> |
暢所欲言 | 暢:盡情;痛快;欲:想要。把心里要講的話痛快地全部講出來。也作“盡所欲言”。 | 清 方苞《游豐臺(tái)記》:“少長不序,臥起坐立,惟所便人,暢所欲言,舉酒相屬,向夕猶不能歸?!?/td> |
呼之欲出 | 呼:招呼;之:代詞;指代呼喚的對象;欲:就要。指好像叫他一聲;他就會(huì)出來似的。形容畫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學(xué)作品中的人物刻畫十分生動(dòng)。 | 宋 蘇軾《郭忠恕畫贊序》:“空蒙寂歷,煙雨滅沒,恕先在焉,呼之或出?!?/td> |
欲罷不能 | 罷:停;歇。想停止卻又收不住。指因各種原因(包括迫于形勢)無法中止。 | 先秦 孔子《論語 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td> |
欲速不達(dá) | 欲:想要。一味性急圖快;主觀要求違背客觀規(guī)律;反而達(dá)不到預(yù)期的目的。 |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dá),見小利則大事不成?!?/td> |
禁情割欲 | 制約感情和欲望。 | 漢 王充《論衡 本性》:“長大之后,禁情割欲,勉勵(lì)為善矣?!?/td> |
隨心所欲 | 隨著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隨:聽任;欲:想要。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寶玉終是個(gè)不能安分守理的人,一味的隨心所欲。”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鋒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準(zhǔn)備工作非常重要。 | 先秦 孔子《論語 衛(wèi)靈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td> |
垂涎欲滴 | 垂:東西的一頭向下;涎:口水。饞得口水快要流出來了。多形容嘴饞想吃。 | 唐 柳宗元《招海賈文》:“垂涎閃舌兮,揮霍旁午。” |
少私寡欲 | 寡:少;欲:欲望。指仆人的欲望很小。 | 《莊子·山木》:“南越有邑焉,名為建德之國,其民愚而樸,少私而寡欲?!?/td> |
恬淡寡欲 | 清靜淡泊,很少欲望。指不追名遂利。 | 三國·魏·曹丕《與吳質(zhì)書》:“而偉長獨(dú)懷文抱質(zhì),恬然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謂彬彬君子者矣?!?/td> |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 | 要想奪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給予他一些什么。 | 西漢 劉向《戰(zhàn)國策 魏策一》:“將欲敗之,必姑輔之;將欲取之,必姑與之。” |
欲益反損 | 益:得益;損:損害。原想有所得益,結(jié)果反受損害。形容事與愿違。 | 漢 司馬遷《報(bào)任少卿書》:“動(dòng)而見尤,欲益反損?!?/td> |
暢所欲為 | 痛痛快快地做想做的事。 | 清 李漁《奈何天 總評》:“使之生于貴族,早歷宦途,暢所欲為,更不知作何豎立?!?/td> |
搖搖欲倒 | 搖搖:搖晃;欲:將要。形容很快就要倒塌,或不穩(wěn)固,很快就要垮臺(tái)。 | 毛澤東《學(xué)習(xí)和時(shí)局》:“西方的希特勒在蘇聯(lián)紅軍嚴(yán)重打擊之下有搖搖欲倒之勢?!?/td> |
愛之欲其生 | 指喜歡一個(gè)人時(shí)總想叫他活著。指極度地憑個(gè)人愛憎對待人。 | 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
欲誰歸罪 | 將要?dú)w罪于誰呢? | |
省欲去奢 | ?。簻p少;奢:奢侈。免掉過分的欲念,去除奢侈。 | 漢·襄楷《復(fù)上書》:“又聞宮中立黃老浮屠之祠,此道清虛,貴尚無為,好生惡死,省欲去奢?!?/td> |
欲蓋彌彰 | 蓋:遮掩;彌:更加;彰:明顯。要掩蓋壞事的真相;結(jié)果反而暴露得更加明顯。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七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蓋而名章,懲不義也?!?/td> |
窮侈極欲 | 窮:極,盡;侈:奢侈。極端奢侈,盡情享受,荒淫腐化。 | 《新唐書·孫伏伽傳》:“方自謂功德盛五帝,邁三王,窮侈極欲,使天下士肝腦涂地,戶口殫耗,盜賊日滋?!?/td> |
唯所欲為 | 隨心所欲,任意而為。語本《隋書·天文志上》:“捍銅儀呴所以準(zhǔn)驗(yàn)辰歷,分考次度,其于揆測,唯所欲為之者也。” | 語出《隋書·天文志上》:“捍銅儀呴所以準(zhǔn)驗(yàn)辰歷,分考次度,其于揆測,唯所欲為之者也?!?/td> |
騁耆奔欲 | 謂隨自己的嗜欲而奔走求取。 | 《漢書·揚(yáng)雄傳上》:“若夫壯士慷慨,殊鄉(xiāng)別趣,東西南北,騁耆奔欲?!?/td> |
吹網(wǎng)欲滿 | 對網(wǎng)吹氣,欲使之滿。比喻不可能。 | 元·念常《佛祖歷代通載·佛印了元禪師》:“后世學(xué)者,漁獵文字語言,正如吹網(wǎng)欲滿,非禺即狂。” |
噴薄欲出 | 噴?。簹鈩萃?;噴涌而出的樣子;欲:將要。原形容水流噴涌的樣子。后形容太陽將升上地平線時(shí);光芒四射的樣子。 | 毛澤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yuǎn)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一輪朝日。” |
樹欲靜而風(fēng)不停 | 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F(xiàn)也比喻階級斗爭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zhuǎn)移。同“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 | 《孔子家語·致思》:“樹欲靜而風(fēng)不停,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往而不來者,年也;不可再見者,親也?!?/td> |
欲得而甘心 | 想要弄到手才稱心滿意(多用于對人的報(bào)復(fù)或打擊)。 | |
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壞事終究要暴露。 |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54回:“焉知曉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td> |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 要想加罪于人,不愁找不到罪名。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十年》:“不有廢也,君何以興?欲加之罪,其無辭乎?” |
樹欲靜而風(fēng)不寧 | 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F(xiàn)也比喻階級斗爭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zhuǎn)移。同“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1卷:“王爵笑道:‘只怕樹欲靜而風(fēng)不寧,便動(dòng)動(dòng)也不妨?!峁玫溃骸喙莸萌⌒?!’” |
蛇欲吞象 | 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貪欲極大。 | 《山海經(jīng)·海內(nèi)南經(jīng)》:“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戰(zhàn)國楚·屈原《天問》:“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
盈盈欲笑 | 盈盈:儀態(tài)美好的樣子。儀態(tài)美好,臉含笑意。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岡仙》:“見鏡中人忽現(xiàn)正面,盈盈欲笑。” |
哀哀欲絕 | 悲痛得將要?dú)饨^;指異常悲痛。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3回:“那寶珠按未嫁女之禮在靈前哀哀欲絕?!?/td> |
償其大欲 | 償:達(dá)到,滿足。欲:欲望。大欲:野心。指滿足了他最大的欲望,或達(dá)到了他的野心。 | 毛澤東《和英國記者貝特蘭的談話》:“日寇原欲在中國求償其大欲,但中國的長期抵抗,將使日本帝國主義本身走上崩潰的道路?!?/td> |
耳目之欲 | 欲:欲望。指耳聽眼看,滿足于享樂的欲望。 | 漢 東方朔《非有先生論》:“務(wù)快耳目之欲,以茍容為度?!?/td> |
欲速反遲 | 速:快;遲:慢。指過于性急圖快,反而不能很快達(dá)到目的。 | 《論語 子路》:“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dá),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彼?劉克莊《答陳璘司戶》:“老來怯酬唱,欲速反成遲?!?/td> |
克伐怨欲 | ①指好勝、驕傲、忌刻、貪婪四種惡德。②指關(guān)于四種惡德的理論。 | 春秋·魯·孔丘《論語·寬問》:“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td> |
哀痛欲絕 | 哀痛:悲痛;絕:斷絕;指氣絕。悲傷得要?dú)饨^了。 | 鄒韜奮《抗戰(zhàn)以來 與中央黨部交涉的經(jīng)過》:“尤使我哀痛欲絕的是艱苦忠貞于抗建文化事業(yè)的青年干部一個(gè)又一個(gè)的被拘捕?!?/td> |
權(quán)欲熏心 | 權(quán)力的奢望迷住了心竅。 | |
欲人勿知,莫若勿為 | 想要?jiǎng)e人不知道,不如自己不去做(多指壞事)。 | 《漢書 枚乘傳》:“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薄稌x書 苻堅(jiān)載記上》:“諺曰:‘欲人勿知,莫若勿為?!暉o細(xì)而弗聞,事未形而必彰者,其此之謂也?!?/td> |
蒼翠欲滴 | 蒼:青色;翠:青綠色。翠綠的顏色像要滴下來。形容草木茂盛;充滿生機(jī)。也形容文句精彩。 | 宋 郭熙《山川訓(xùn)》:“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欲滴,秋山明凈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