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guān)僵的成語

有關(guān)僵的成語

有關(guān)僵的成語共收錄12個
成語 解釋 出處
李代桃僵僵:枯死。李樹代替桃樹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愛護(hù)互相幫助。后轉(zhuǎn)用來比喻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南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 雞鳴》:“桃在露井上,李樹在桃旁,蟲來嚙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
寒蟬僵鳥寒天的蟬和凍僵的鳥。比喻默不作聲的人。清·李漁《慎鸞交·心歸》:“詩朋同游勝景,怎做得寒蟬僵鳥,反舌無聲!”
陷入僵局指僵持的局面。
死而不僵即使死了也不僵硬。形容壞勢力等不容易被清除。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回:“古人有言:‘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缃耠m說不似先年那樣興盛,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氣象不同?!?/td>
僵桃代李見“僵李代桃”。清·贏宗季女《六月霜·對簿》:“僵桃代李誠無與,摧花斫柳夫何取?”
百足之蟲,至死不僵百足:蟲名,軀干計二十節(jié),切斷后仍能蠕動。僵:肢體僵硬不能活動。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個人一時不易垮臺。三國 魏 曹冏《六代論》:“故語曰:‘百足之蟲,至死不僵’,以扶之者眾也。此言雖小,可以譬大。”
桃僵李代同“李代桃僵”。原比喻兄弟友愛相助,后轉(zhuǎn)用為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清·傷時子《蒼鷹擊·株連》:“傷心極,恁桃僵李代,漁網(wǎng)鴻罹?!?/td>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百足:蟲名,又名馬陸或馬蚿,有十二環(huán)節(jié),切斷后仍能蠕動。比喻勢家豪族,雖已衰敗,但因勢力大,基礎(chǔ)厚,還不致完全破產(chǎn)。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回:“古人有言:‘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如今雖說不似先年那樣興盛,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氣象不同?!?/td>
僵李代桃比喻代人受罪過或以此代彼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胭脂》:“彼逾墻鉆隙,固有玷夫儒冠;而僵李代桃,誠難消其冤氣。”
百足之蟲,至斷不僵百足:蟲名,馬陸,多足蟲;僵:倒。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個人一時不易垮臺。三國·魏·曹冏《六代論》:“百足之蟲,至死不僵,以扶之者眾也?!?/td>
目瞪口僵同“目瞪口呆”。郁達(dá)夫《遲桂花》:“我那忠厚老實的娘……一聽了媒人的這一番說話,目瞪口僵,立刻就滾下了幾顆眼淚來?!?/td>
百足不僵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個人一時不易垮臺。章炳麟《政聞社社員大會破壞狀》:“即觀今日緬甸,已并于英,而本邦土司,以彈丸黑子之地,猶足自保,非人自為首、百足不僵之勢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