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闡的成語

有關闡的成語

有關闡的成語共收錄9個
成語 解釋 出處
闡幽明微使幽深隱微的事物或道理顯露出來。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孝子》:“司風教者,重務良多,無暇彰表,則闡幽明微?!?/td>
闡揚光大發(fā)揚光大,使美好的事物在原來的基礎上不斷發(fā)展、擴大和提高。明 李贄《與焦弱侯書》:“待木之人,望兄速了業(yè)緣,以闡揚光大此學為不朽事業(yè)?!?/td>
微顯闡幽謂顯現(xiàn)微妙之處,闡明幽深之理。《周易·系辭下》:“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開而當名,辨物正言,斷辭則備矣?!?/td>
顯微闡幽顯示細微之事,說明隱幽之理,使之顯見著明。《周易 系辭下》:“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td>
闡幽抉微指闡明幽隱,抉發(fā)精微。秦牧《藝海拾貝 象和蟻的童話》:“一些談藝術理論的著作為了要‘闡幽抉微’,也往往容易把藝術的道理談得很深奧?!?/td>
抉奧闡幽剖析奧秘,闡發(fā)隱微。清·江藩《漢學師承記·紀昀》:“大而經(jīng)、史、子、集,以及醫(yī)、卜、詞曲之類,其評論抉奧闡幽,詞明理正?!?/td>
發(fā)潛闡幽潛:潛伏;幽:隱藏。闡發(fā)沉漸深奧的事理。清·薛福成《庸庵筆記·述異·桃花夫人示夢》:“此翰苑筆也,聊贈一枝,以報發(fā)潛闡幽之厚意?!?/td>
闡幽探賾闡;闡明;賾:幽深莫測。闡明和探究深奧精微的道理。明·唐順之《吳儒人挽詩》序:“豈史主于紀大而略小,詩主于闡幽探賾,其為教一而其為體則異耶?!?/td>
研精闡微研究闡明精深微妙之理。清·薛福成《書工商核給憑單之例》:“而一二千年以來,亦竟無一人研精闡微,為斯民辟妙用,為天下擴美利者,此無他,政權不足以鼓舞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