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畏首畏尾 | 比喻作事膽子?。活檻]多。畏:畏懼;害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云:‘畏首畏尾,身其余幾?’” |
昂首伸眉 | 伸:揚。抬頭揚眉。形容意氣昂揚的樣子。 | 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乃欲仰首伸眉,論列是非,不亦輕朝廷,羞當世之士耶!” |
疚心疾首 | 疚:久病,憂慮。因歉疚而內(nèi)心不安。心中不安,頭痛腦脹。形容十分悲痛憂愁或不安。 | 唐 崔鍔《內(nèi)寺伯朱夫人趙氏合袝志》:“以嗣子奉命雞林,三歲然復(fù),疚心疾首,亦時禮念,冥期佑助?!?/td> |
卬首信眉 | 信,通“伸”。昂首伸眉。形容意氣昂揚,不隨波逐流。 | 《漢書 司馬遷傳》:“今已專職形為埽除之隸,在阘茸之中,乃欲卬首信眉,論列是非,不亦輕朝廷,羞當世之士邪!” |
狐死首丘 | 首丘: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傳說狐貍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xiāng)。 | 戰(zhàn)國 楚 屈原《九章 哀郢》:“鳥飛反故鄉(xiāng)兮,狐死必首丘?!?/td> |
首身分離 | 首:頭。頭和身體分開了。指被砍頭。 | 《戰(zhàn)國策·秦策四》:“刳腹折頤,首身分離?!?/td> |
昂首挺胸 | 昂:仰;抬起;挺胸:挺起胸膛。仰著頭;挺起胸膛。形容精神飽滿的樣子。 | 《上饒集中營 浩氣長存》:“個個視死如歸,堅貞不屈,昂首挺胸站在那里?!?/td> |
群龍無首 | 首:頭;引申為領(lǐng)袖。一群龍沒有領(lǐng)頭的。比喻沒有領(lǐng)頭的;無從統(tǒng)一行動。 | 《周易 乾》:“用九,見群龍,無首,吉?!?/td> |
囚首垢面 | 象監(jiān)獄里的犯人,好久沒有理發(fā)和洗臉。形容不注意清潔、修飾。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上》:“莽侍疾,親嘗藥,亂首垢面?!?/td> |
螓首蛾眉 | 螓:蟬的一種。螓首:額廣而方;蛾眉:眉細而長。寬寬的額頭,彎彎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 《詩經(jīng) 衛(wèi)風 碩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三國·魏·曹植《謝封甄城王表》:“臣愚駑垢穢,才質(zhì)疵下,過受陛下日月之恩,不能摧身碎首,以答陛下厚德。” |
白首之心 | 老年時的壯志。 | 唐 王勃《滕王閣序》:“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
引領(lǐng)翹首 | 引領(lǐng):伸長脖子;翹首:抬頭。伸長脖子,抬著頭。非常盼望的樣子。 | 《武松演義》第15回:“都監(jiān)大人張燈結(jié)彩,設(shè)宴款待英雄,正是引領(lǐng)翹首。” |
首尾兩端 | 兩端:拿不定主意。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動搖不定。 | 《后漢書 西羌傳》:“初,饑五同種大豪盧匆,忍良等千余戶別留允街,而首尾兩端?!?/td> |
梟首示眾 | 斬首懸示于眾。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9卷:“汪革照律該凌遲處死,仍梟首示眾,決不待時?!?/td> |
罪魁禍首 | 作惡犯罪的頭子(魁、首:頭目)。指壞事的根子。 | 明 鄭若庸《玉玦記 索命》:“雖是虔婆殺我,娟奴是禍首罪魁,追了他去。” |
皓首蒼顏 | 皓:白色的樣子;首:頭發(fā);顏:面孔。雪白的頭發(fā),灰暗的面孔。形容老年人的容貌。 | 明·無名氏《午時牌》第一折:“相當初太公垂釣,伊尹耕鋤,垂釣的皓首蒼顏安社稷,耕鋤的盡心竭力定寰區(qū)?!?/td> |
歸正首丘 | 首:向;丘:土丘。傳說狐貍即將死在外邊,也要把頭朝向所住洞穴的方向。指死后歸葬于故鄉(xiāng)。 |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上》:“禮,不忘其本。古之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td> |
首如飛蓬 | 首:頭發(fā);飛蓬:飛散的蓬草。形容頭發(fā)未經(jīng)修飾,像飛散的蓬草一樣紛亂。 | 《詩經(jīng)·衛(wèi)風·伯兮》:“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td> |
亂首垢面 | 猶蓬頭垢面。 | 東漢·班固《漢書·王莽傳》:“世文大將軍鳳病,莽侍疾,親嘗藥,亂首垢面,不解衣帶連月。” |
仰首伸眉 | 仰首:仰起頭來;伸眉:舒展眉頭。形容意氣昂揚的樣子。 | 西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乃欲仰首伸眉,論列是非?!?/td> |
首丘之情 | 首丘: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傳說狐貍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xiāng)。 | 戰(zhàn)國楚·屈原《九章·涉江》:“鳥飛反故鄉(xiāng)兮,狐死必首丘?!薄抖Y記·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td> |
白首如新 | 指相交雖久而并不知己,像新知一樣。同“白頭如新”。 | 宋 蘇軾《擬孫權(quán)答曹操書》:“古人有言曰:‘白首如新,傾蓋如故?!砸陨硗腥耍負袼?。孟德視仆,豈惜此尺寸之士哉,特以公非所托故也。” |
白首相知 | 白首:白頭發(fā),引申為時間長。意謂老年知己。 | 明 孫仁儒《東郭記 頑夫廉》:“君家朋友何須道,翻騰云雨都常套,抵多少白發(fā)相知,按劍同袍?!?/td> |
昂首望天 | 昂首:抬起頭。仰著頭看天。形容態(tài)度十分傲慢;眼光向上;不深入基層或做事脫離實際;也作“昂首天外”。 | 清 歸莊《王大癡像贊》:“昂其首,睅其目,舉觴而望青天者,是為王大癡。” |
馬首是瞻 | 首:頭;是:指示代詞;起提前受事成分的作用;瞻:往前或向上看。原指作戰(zhàn)時士卒看主將的馬頭行事。后比喻服從指揮或依附某人。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十四年》:“茍偃令曰:‘雞鳴而駕,塞井夷灶,唯余馬首是瞻。’” |
頓首再拜 | 頓首:以頭叩地而拜;再拜:拜兩次。古代的一種跪拜禮。亦指舊時信札中常用作向?qū)Ψ奖硎揪匆獾目吞渍Z。 |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勾踐頓首再拜曰:‘孤嘗不料力,乃與吳戰(zhàn),困于會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徙欲與吳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td> |
痛心疾首 | 傷心而且頭痛。形容傷心痛恨到了極點。疾首:頭痛。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三年》:“諸侯備聞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td> |
甘心首疾 | 甘心:情愿,樂意;首:頭;疾:病,引申為痛。想得頭痛也心甘情愿。形容男女之間相互思念的癡情。 | 《詩經(jīng)·衛(wèi)風·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td> |
蓬首垢面 | 頭發(fā)很亂,臉上很臟。舊時形容貧苦人生活生活條件很壞的樣子。也泛指沒有修飾。 | 《北齊書 任城王湝傳》:“妃盧氏賜斛斯徵,蓬首垢面,長齋不言笑。” |
白首如新,傾蓋如故 | 白首:老年;傾蓋:停車,初見。有人相識到老還是不怎么了解,有人初次見面卻一見如故。 | 宋·蘇軾《擬孫權(quán)答曹操書》:“古人有言曰:‘白首如新,傾蓋如故?!砸陨硗腥?,必擇所安?!?/td> |
白首窮經(jīng) | 白首:白頭;窮經(jīng):專心鉆研經(jīng)書。指直到年老還在鉆研經(jīng)籍,形容好學不倦。 | 宋 蘇轍《范鎮(zhèn)可侍讀太一宮使告詞》:“謂白首窮經(jīng)之樂,尚可推以與人?!?/td> |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橫眉:怒目而視;千夫指:眾人都指責;孺子牛:甘為為人服務(wù)的人。指對待敵人決不屈服,對人民大眾甘愿服務(wù)。 | 魯迅《自嘲》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td> |
貿(mào)首之仇 | 貿(mào)首:要得到對方的頭顱。指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 《戰(zhàn)國策·楚策二》:“甘茂與樗里疾,貿(mào)首之仇也。” |
俯首聽命 | 俯:低下;首:頭;腦袋。低著腦袋聽從命令。形容馴服順從的樣子。 | 漢 焦贛《易林 兌之否》:“俯伏聽命,不敢動搖?!?/td> |
白首空歸 | 白了頭發(fā),空手回來。比喻年紀已老,學無成就。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獻帝紀》:“營求糧資,不得專業(yè)。結(jié)童入學,白首空歸?!?/td> |
首尾相應(yīng) | 應(yīng):接應(yīng)。原指作戰(zhàn)時各部密切配合;互相接應(yīng)。 | 先秦 孫武《孫子 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
首鼠兩端 | 首鼠:躊躇不決。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或動搖不定。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武安已罷朝,出止車門,召韓御史大夫載,怒曰:‘與長儒共一老禿翁,何為首鼠兩端。’” |
不堪回首 | 不堪:不忍;回首:回頭;引申為回顧、回憶。不能忍受回顧的痛苦。多指因回憶過去不好或不愉快的事而痛苦;因而不忍心回顧。 | 南唐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
決命爭首 | 拼命爭先而戰(zhàn)。 | 漢·李陵《答蘇武書》:“疲兵再戰(zhàn),一以當千,然猶扶乘創(chuàng)痛,決命爭首?!?/td> |
身首異地 | 見“身首異處”。 | 《天安門詩抄·警告丑類》:“丑類敢越雷池,小心身首異地?!?/td> |
布衣黔首 | 布衣:稱呼平民;黔首:戰(zhàn)國及秦代稱呼百姓。古代指一般百姓。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李斯列傳》:“夫斯乃上蔡布衣,閭巷黔首。” |
徹首徹尾 | 徹:通,透。從頭到尾,全部,十足的意思。 | 宋 朱熹《答陳安卿書》:“今此于既學適道之后卻言篤信何也?恐信字徹首徹尾不可分先后。 |
痛心病首 | 猶痛心疾首。形容極其悲憤。 | 《新唐書 突厥傳上》:“帝謂群臣曰:‘往國家初定,太上皇以百姓故,奉突厥,詭而臣之,聯(lián)常痛心病首,思一刷恥于天下?!?/td> |
翹首引領(lǐng) | 仰起頭,伸長脖子。形容盼望殷切。 | 三國 魏 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是以立功之士,莫不翹足引領(lǐng),望內(nèi)響應(yīng)?!睍x 封抽《上疏陶侃府請封慕容廆為燕王》:“廆雖限以山海,隔以羯寇,翹首引領(lǐng),系心京師?!?/td> |
額首稱慶 | 把手放在額上,表示慶幸。 | |
白首不渝 | 渝:改變。白頭到老也不變。形容人一生忠誠、堅定。 | 《梁書 何點傳》:“新除侍中何點,棲遲衡泌,白首不渝。 |
首屈一指 | 扳指頭計數(shù);首先彎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為最好的。 | 清 顏光敏《顏氏家藏尺牘 施侍讀閏章》:“海論詩輒為首屈一指?!?/td> |
首尾共濟 | 濟:幫助;救濟。比喻互相支持互相幫助。 | 《明史·方逢時傳》:“兩人首尾共濟,邊境遂安?!?/td> |
鼠首僨事 | 壞了事情。比喻人辦事沒決斷,就象膽小的老鼠,在出洞時頭在洞口伸伸縮縮一樣。 | |
翹首企足 | 仰起頭,踮起腳。形容盼望殷切。 | 三國 魏 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是以立功之士,莫不翹足引領(lǐng),望內(nèi)響應(yīng)。” |
疾首蹙額 | 疾首:頭痛;蹙額:皺眉。形容厭惡、痛恨的樣子。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下》:“舉疾首蹙額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td> |
圓首方足 | 代指人類。 | 《淮南子·精神訓》:“頭之圓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td> |
首唱義兵 | 唱:通“倡”,帶頭;兵:戰(zhàn)斗。首先發(fā)動正義的戰(zhàn)爭。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荀彧傳》:“自天子播越,將軍首唱義兵,……雖御難于外,乃心無不在王室?!?/td> |
禍首罪魁 | 首:頭目;魁:首領(lǐng)。犯罪作惡的首罪者。 | 明·鄭若庸《玉玦記·索命》:“雖是虔婆殺我,娟奴是禍首罪魁,追了他去?!?/td> |
首善之區(qū) | 最好的地方。指首都。 | 魯迅《彷徨 示眾》:“首善之區(qū)的西域的一條馬路上,這時候什么擾攘也沒有。” |
俯首就縛 | 低下頭讓人捆綁。形容無法反抗或自愿認罪。 | |
首丘之望 | 首丘: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傳說狐貍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思念故鄉(xiāng)或歸葬故土之情。 | 宋·蘇軾《惠州謝表》:“衰疾交攻,無復(fù)首丘之望?!?/td> |
昂首天外 | 抬起頭望著天邊。形容態(tài)度傲慢,或做事脫離實際。 | 清 歸莊《王大癡像贊》:“昂其首,睅其目,舉觴而望青天者,是為王大癡。” |
糜軀碎首 | 指粉身碎骨。 | 戰(zhàn)國 燕 婅武《報燕太子書》:“今太子欲滅悁悁之恥,除久久之恨,此實臣所當糜軀碎首而不避也?!?/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