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兒的成語

有關兒的成語

因篇幅關系,兒的成語只列出前 60個
成語 解釋 出處
兒女情多指男女相愛的感情豐富。唐 盧照鄰《五悲文 悲窮通》:“項羽帳中之飲,荊卿易水之歌,何壯夫之懦節(jié),伊兒女之情多?!?/td>
全科人兒指父母、配偶、子女都健在的人。
妻兒老小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負擔。明 梁辰魚《浣紗記 見王》:“你一向遠出,可速與妻兒老小相聚?!?/td>
弟子孩兒弟子:歌妓,妓女。婊子養(yǎng)的。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二折:“我走到半路,被那巡更的歹弟子孩兒把我攔住,道我是犯夜的?!?/td>
妻兒老少見“妻兒老小”。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9卷:“引了妻兒老少,和劉青等心腹三十余人,徑投望江縣天荒湖來?!?/td>
公子哥兒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不務正業(yè)的子弟。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五回:“見安公子那一番舉動,早知他是不通世路艱難,人情利害的一個公子哥兒?!?/td>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九州:指全中國。月亮普照全中國,而人間苦樂不同,少數(shù)人過著吃喝玩樂奢侈豪華的生活,好多人卻過著饑寒交迫的苦日子。《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幾家夫妻同羅帳,幾家飄散在他州?”
喔咿儒兒喔咿:獻媚強笑的樣子,形容聲音含糊不清。形容老著臉皮,強作歡顏。戰(zhàn)國 楚 屈原《卜居》:“栗斯,喔咿儒睨以事婦人乎?”
兒女英雄兒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豐富,年輕有為的男女英雄。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縱橫九萬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兒女英雄,一身兼?zhèn)涞?,也只見得兩個?!?/td>
兒女私情指男女或家人之間的恩愛感情。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
小心眼兒指氣量狹小,或指有小心計。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47回:“我知道你只是貪懶,那有這些小心眼兒。”
倒繃孩兒繃:包扎。接生婆把初生嬰兒裹倒了。比喻一向做慣了的事因一時疏忽而弄錯了。宋 魏泰《東軒筆錄》第七卷:“晏公聞而笑曰:‘苗君竟倒繃孩兒矣?!?/td>
兒女之債債:欠帳。父母對子女所承擔的教養(yǎng)婚嫁的義務。元 高明《琵琶記 丞相教女》:“愿相公早畢兒女之債?!?/td>
兒女親家指兩家兒女結為婚姻的親戚關系。《花月痕》第52回:“歷有數(shù)年,便發(fā)起財,也娶了親,與禿頭做個兒女親家?!?/td>
黃發(fā)兒齒比喻人長壽。
貧兒曝富曝:通“暴”,顯露。窮人炫耀財富。比喻稍微有點成績就炫耀宋·蘇軾《與程全父書》:“抄得《唐書》一部,又借得《前漢》一部,若了此二書,便得貧兒曝富也。”
兒女夫妻從小在一起長大的原配夫妻。元 無名氏《村樂堂》第二折:“他是你兒女夫妻,做這等勾當,你告他去,我是證見?!?/td>
兒女情長兒女:男女。比喻男女之間或家人之間的感情深厚;難舍難分。南朝 梁 鐘嶸《詩品 晉司張華》:“尤恨兒女情多,風云氣少?!?/td>
兒女情長,英雄氣短指男女之間戀情綿綿不斷,而慷慨奮發(fā)的氣概消沉不足。明 許自昌《水滸記》第18出:“人常說道兒女情長,英雄氣短。宋公明為人倒是反這兩句話,故此擔閣了嫂嫂?!?/td>
虎不食兒老虎兇猛殘忍,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比喻人皆有愛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明·楊珽《龍膏記·藏春》:“你爹爹既往洛陽,一時未歸,待異日我自慢慢勸他,虎毒不食兒,孩兒切莫短見?!?/td>
兒女之情特指男女之間纏綿的戀情。亦作“兒女私情”。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12卷:“孩兒今已離塵奉道,豈復有兒女之情?!?/td>
貓兒哭鼠比喻假慈悲,偽裝同情。吳組緗《一千八百擔》:“你這些憐惜佃戶的話,都是貓兒哭鼠?!?/td>
囁嚅小兒比喻見識淺陋。梁啟超《歐洲地理大勢論》:“其經(jīng)營泰東也,則橫貫萬里不毛之西伯利亞,建一空前絕后之大鐵路。自囁嚅小兒之國民視之,幾以為五石之瓢匏,落而無所容。”
賣兒鬻女鬻:賣。指窮困到極點;無法養(yǎng)家糊口;維持生活;被迫賣掉自己的兒女。清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47回:“破家蕩產(chǎn),鬻兒賣女,時有所聞?!?/td>
兒女子語女人和海子的話。比喻不識大體的言論。《宋史 宗澤傳》:“汝為人將,不能以死敵我,乃欲以兒女子語誘我乎?”
兒童走卒走卒:差役。比喻見聞最為淺陋的人。宋 蘇軾《司馬君實獨樂園》:“兒童誦君實,走卒知司馬?!?/td>
看人下菜碟兒比喻待人因人而異。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回:“我家里下三等奴才也比你高貴些的,你都會看人下菜碟兒。寶玉要給東西,你攔在頭里,莫不是要了你的了?拿這個哄他,你只當他不認得呢!”
拖兒帶女拖:牽引。身邊帶著兒女。形容生活負擔重,生活水平受到影響或行動不方便。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拖兒帶女的,起五更,熬半夜,這是造的什么孽呀!”
伯道無兒伯道:鄧伯道。舊時對他人無子的嘆息。唐 韓愈《游西林寺題蕭二兄郎中舊堂》:“中郎有女能傳業(yè),伯道無兒可保家。”
兒女成行可以把兒女排成一個行列。形容子女很多。唐·杜甫《贈衛(wèi)八處士》:“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td>
父紫兒朱紫:唐代三品以上的官服;朱:唐代五品以上的官服。指父子均為高官。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續(xù)黃粱》:“一言之合,榮膺圣眷,父紫兒朱,恩寵為極?!?/td>
男兒兩膝有黃金指男子漢不可輕易向人下跪。《西游補》第六回:“行者微露不忍之態(tài),用手扶起道:‘常言道:男兒兩膝有黃金。你今后不可亂跪!’”
男兒膝下有黃金指男子漢不可輕易向人下跪。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1卷:“林上舍道:‘男兒膝下有黃金,如何拜人?’”
玩兒不轉(zhuǎn)指揮不開;耍弄不了。
孤兒寡母指男子死后遺留的孩子和婦女。《晉書·石勒載記》:“大丈夫行事,當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能如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他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也?!?/td>
養(yǎng)兒代老,積谷防饑指養(yǎng)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保存谷物為防備饑荒。同“養(yǎng)兒防老,積谷防饑”。元·高明《琵琶記·牛小姐諫父》:“爹爹,正是養(yǎng)兒代老,積谷防饑。”
兒行千里母擔憂兒女出門在外,母親總是不放心。形容母愛真摯。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24回:“你這個冤家,在何處飲酒,這早晚方回,全不知兒行千里母擔憂。”
正兒八經(jīng)正經(jīng),嚴肅而認真徐懷中《我們播種愛情》第一章:“我才當了四年騎兵,正兒八經(jīng)地參加戰(zhàn)斗也才十四五次?!?/td>
一丁點兒形容極少或極小。周作人《自己的文章》:“寫文章也微微懂得一點苦甘冷暖,結果只有‘一丁點兒’的知?!?/td>
生兒育女指生育子女。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三回:“今日已成了夫婦之好,卻說出鉆穴偷相這等敗倫傷化的言語來,叫我明日怎與你操持井臼,生兒育女?”
戴高帽兒見“戴高帽子”。《兒女英雄傳》第八回:“那姑娘道:我這個人雖是個多事的人,但是凡那下坡走馬、順風使船,以至買好名兒、戴高帽兒的那些營生我都不會作?!?/td>
北宮嬰兒北宮:古代王后所居之宮;嬰兒:指齊國孝女嬰兒子。用作孝女的代稱。西漢 劉向《戰(zhàn)國策 齊策四》:“北宮之女嬰兒子無恙耶?徹其環(huán)瑱,至老不嫁,以養(yǎng)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為至今不朝也?!?/td>
造化小兒造化:指命運;小兒:小子,輕蔑的稱呼。這是對于命運的一種風趣說法。《新唐書 文藝傳上 杜審言》:“審言病甚,宋之問、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為造化小兒相苦,尚何言?’”
兒女心腸年輕男女的柔情。亦指感情豐富、助人為樂的心性。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殊不知有了英雄至情,才成就得兒女心腸?!?/td>
吊兒郎當形容儀容不整;作風散漫;態(tài)度不嚴肅或不認真等。豐子愷《口中剿匪記》:“到后來它們作惡太多,個個變壞,歪斜偏側,吊兒郎當,根本沒有替我服務。”
非同兒戲比喻事情很重要,不是鬧著玩的。清·曹雪芹《紅樓夢》第94回:“玩是玩,笑是笑,這個事非同兒戲,你可別混說!”
鬻兒賣女鬻:賣。指生活無依,被迫賣掉自己的兒女。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四十七回:“破家蕩產(chǎn),鬻兒賣女,時有所聞?!?/td>
乞兒馬醫(yī)乞兒:乞丐;馬醫(yī):獸醫(yī)中專治馬病的人。舊指卑賤的人。《列子·黃帝》:“自此之后,范氏門徒,路遇乞兒馬醫(yī),弗敢辱也?!?/td>
騃女癡兒指迷戀于情愛的男女。清 徐昂發(fā)《宮詞》之五五:“百回過錦人間戲,騃女癡兒總未真?!?/td>
兒皇帝五代時期石敬瑭勾結契丹建立后晉,對契丹主自稱兒皇帝。后泛指投靠外國,建立傀儡政權的統(tǒng)治者。《新五代史 四夷附錄第一》:“學士以先君之命為書以賜國君,其書常曰:‘報兒皇帝云?!?/td>
丟下耙兒弄掃帚放下這樣,又做那樣。比喻事情總做不完。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7回:“上上下下,那不是他操心?你一個媳婦,雖然幫著,也是天天‘丟下耙兒弄掃帚’?!?/td>
一條線兒拴兩螞蚱比喻二者命運相連,誰也不能單獨走開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四回:“因為咱們倆是一條線兒拴兩螞蚱,飛不了我,蹦不了你的?!?/td>
千兒八百一千左右。胡天培《山村新人》:“一春天,保管能賺他個千兒八百的?!?/td>
兒大不由爺由:聽從,順從。兒女長大成人,由不得父母做主。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32回:“如今就是你把你大爺叫起來,兒大不由爺,他也管我不住?!?/td>
破題兒頭一遭破題:八股文的第一股;遭:次。比喻第一次做某件事或事情開頭。王浚卿《冷眼觀》:“一個堂堂督撫的女公子,跟著戲子逃跑,要首縣辦供給,已是破題兒頭一遭。”
出頭椽兒先朽爛椽:屋頂上的木條;朽:腐爛。露在屋檐外的椽子先腐爛。比喻搶先出頭的人先遭受挫折。《雍熙樂府·點絳唇》:“張弓專等南來雁,馬行崖畔收疆晚,出頭椽兒先朽爛?!?/td>
驕兒騃女指天真幼稚的兒童。驕,通“嬌”。明·文征明《耕漁軒倡酬名跡序》:“間有所存,其不為驕兒騃女為覆瓿之資者幾何矣?!?/td>
血性男兒指剛強正直,勇敢熱情的男子漢。明 名教中人《好逑傳》第六回:“你小姐乃是閨閣中的須眉男子,我鐵挺生也是個血性男兒?!?/td>
黃花女兒指未婚的青年女子。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八回:“況且我看這人也是個黃花女兒,豈有遠路深更,和位公子同行之理?”
寧馨兒指這樣的孩子,用來贊美孩子或子弟《晉書·王衍傳》:“何物老嫗,生寧馨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