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guān)笨的成語

有關(guān)笨的成語

有關(guān)笨的成語共收錄12個
成語 解釋 出處
笨鳥先飛笨拙的鳥先飛起來;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時;害怕落到別人后面;比別人先著手做事。也作“夯鳥先飛”。元 關(guān)漢卿《陳母教子》第一折:“二哥,你得了官也。我和你有個比喻:我似那靈禽在后,你這等坌(笨)鳥先飛?!?/td>
拙嘴笨舌嘴舌笨拙。形容不善于講話。拙:笨;不靈。清 隨緣下士《林蘭香》:“我亦并非處處都去留心,只是嘴拙舌鈍,不敢輕易開口?!?/td>
笨手笨腳形容動作不靈活。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24回:“才是笨手笨腳,無啥人來搭耐裝煙。”
笨嘴拙舌拙:不巧。嘴笨;口才不好;不善言辭。也作“笨口拙舌”。楊朔《石油城》:“劉公之低著頭,用大手搓著大腿,挺為難地說:‘我這個人,笨嘴拙舌的,談什么呢?’”
笨口拙舌沒有口才,不善言談。秦兆陽《在田野上前進(jìn)》第一章:“部隊作風(fēng),說話又尖又硬,絲毫不留情面,又滿有一套理論,笨口拙舌的大老粗。”
粗粗笨笨指物體笨重或人不靈巧。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9章:“登云雖然表面上看來粗粗笨笨,但這人有心計,辦事能下手!”
笨頭笨腦笨:愚鈍。形容不聰明,頭腦反應(yīng)遲鈍朱自清《揚(yáng)州的夏日》:“一覽而盡,船又那么笨頭笨腦的?!?/td>
笨嘴笨腮笨:不靈巧。說話表達(dá)能力很差。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4回:“好的,幸而我們都笨嘴笨腮的,不然也就吃了猴兒尿了。”
笨嘴笨舌笨:不靈巧。說話表達(dá)能力很差,沒有口才。周而復(fù)《上海的早晨》第一部:“馮永祥平時以能說會道出名于工商界的,現(xiàn)在卻變得好像是一個笨嘴笨舌的人了?!?/td>
拙口笨腮猶拙嘴笨舌。清·宣鼎《夜雨秋燈錄續(xù)集》卷三:“咬文嚼字,秀才當(dāng)行;拙口笨腮,農(nóng)人本色?!?/td>
拙嘴笨腮見“拙嘴笨舌”。劉厚明《常河叔叔》:“不行,不行,我拙嘴笨腮的?!?/td>
笨嘴拙腮口才不行,不會說話熊尚志《藕和花的故事》:“這個身高一米八的小伙子,還是像小時候一樣笨嘴拙腮的?!?/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