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折的成語

有關折的成語

因篇幅關系,折的成語只列出前 60個
成語 解釋 出處
不折不扣折、扣:原為商業(yè)用語;商品按原價扣除百分之幾出售;叫做打折扣。表示完全的、十足的;一點不差。茅盾《子夜 一》:“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窺戶的生活簡直是不折不扣的墳墓生活!”
折臂三公晉代的羊枯,曾墜馬折斷手臂,官至三公。指貴官墮馬。唐·劉禹錫《秘書崔少監(jiān)墜馬長句因而和之詩》:“上車著作應來問,折臂三公定送方。”
將功折罪將:拿;用;折:抵償。用功勞來抵償罪過。元 無名氏《隔江斗智》楔子:“如今權饒你將功折罪,點起人馬,隨我追趕出來?!?/td>
末大必折謂樹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屬權重,危及上級。《左傳·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折節(jié)讀書折節(jié):改變過去的志趣和行為。改變舊習,發(fā)憤讀書。《后漢書·段颎傳》:“颎少便習弓馬,尚游俠,輕財賄,長乃折節(jié)好古學。”
賠了夫人又折兵賠:蝕本;折:虧損。比喻想算計別人;反而遭受雙重損失。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5回:“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損兵折將軍士和將領都遭到損失。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81回:“損兵折將,必然瞞著天子。”
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樣曲折。像北斗星一樣彎曲,像蛇一樣曲折行進。形容道路曲折蜿蜒。唐·柳宗元《永州八記·小石潭記》:“漂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td>
拉枯折朽同“摧枯拉朽”。宋·文瑩《玉壺清話》第七卷:“食罷,將戰(zhàn),倫舉兵一鏖,如拉枯折朽?!?/td>
蠹眾木折蛀蟲多了,木頭就要折斷。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就能造成災禍。《商君子·修權》:“蠹眾而木折,隙大而墻壞。”
蟾宮折桂蟾宮:月宮。攀折月宮桂花??婆e時代比喻應考得中。《晉書 郤詵傳》:“武帝于東堂會送,問詵曰:‘卿自以為如何?’詵對曰:‘臣舉賢良封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td>
不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指微薄的俸祿;折腰:下拜,彎腰行禮。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晉書 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xiāng)里小人邪!”
寧折不彎本指白楊木受到外力作用,只會斷折,不會彎曲變形。后用來比喻寧可死也絕不屈服妥協(xié)。《齊民要術 卷五 種榆白楊》:“白楊性甚勁直,堪為屋材,折則折矣,終不曲撓?!?/td>
厭難折沖指能克服困難,抗敵取勝。漢·劉向《說苑·尊賢》:“故虞有宮之奇,晉獻公為之終夜不寐;楚有子玉、得臣,文公為之側席而坐。遠乎!賢者之厭難折沖也?!?/td>
折戟沉沙戟:古代的一種兵器。戟被折斷沉沒在泥沙里。形容失敗得十分慘重。唐 杜牧《赤壁》詩:“折戟沉沙鐵未消,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td>
摧眉折腰低眉彎腰。形容沒有骨氣,巴結奉承。唐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td>
弓折刀盡比喻戰(zhàn)斗力沒有了,無法可想。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今日擬打羅山寨,弓折刀盡?!?/td>
艱難曲折困難和曲折。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nèi)部矛盾的問題》:“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長都是要經(jīng)過艱難曲折的。在社會主義事業(yè)中,要想不經(jīng)過艱難曲折?!?/td>
蠹眾木折,隙大墻壞蠹:蛀蟲;折:斷;隙:縫隙。蛀蟲多了,木頭就要折斷。墻縫大了就要倒。比喻為害太多,必定造成災禍,錯誤不及時糾正,就會造成禍害。戰(zhàn)國·衛(wèi)·商鞅《商君書·修權》:“蠹眾而木折,隙大而墻壞?!?/td>
折節(jié)下賢人折節(jié):屈己下人;下:屈己尊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見識有能力的人。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jié)下賢人,厚遇賓客?!?/td>
摧折豪強摧:折斷。打擊依仗權勢橫行不法的人。《漢書·嚴延年傳》:“其治務在摧折豪強,扶助貧弱。”
折節(jié)下謀士折節(jié):屈己下人;下:屈己尊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見識有能力的人。唐·儲光羲《貽鼓吹李丞》:“折節(jié)下謀士,深心論客卿?!?/td>
掊斗折衡剖開量物的斗,折斷稱物的衡。指廢除讓人爭多論少的斗衡。《莊子 胠篋》:“掊斗折衡,而民不爭?!?/td>
桂折蘭摧喻品德高尚的人亡故。元·曹之謙《吊王內(nèi)翰從之》詩:“山蟾斗仰名空在,桂折蘭摧恨未休?!?/td>
迂回曲折迂回:回旋,環(huán)繞。彎彎曲曲,繞來繞去。常比喻事物發(fā)展的曲折性。毛澤東《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打破‘圍剿’的過程往往是迂回曲折的,不是徑情直遂的?!?/td>
折券棄債券:泛指票據(jù)、憑證。指銷毀債券,不再索償。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歲竟,比兩家常折券棄債。”
折沖將軍折沖:挫退敵方的戰(zhàn)車。三國時魏國大將樂進的封號。指英勇無比的人。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折沖將軍樂進?!?/td>
三折肱為良醫(yī)幾次斷臂,就能懂得醫(yī)治斷臂的方法。后比喻對某事閱歷多,富有經(jīng)驗,自能造詣精深。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為良醫(yī)?!?/td>
折沖尊俎折沖:打退敵人的戰(zhàn)車,指抵御敵人;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原指諸侯國會盟的宴席上制勝對方。后泛指進行外交談判。西漢 劉向《戰(zhàn)國策 齊策五》:“此臣之所謂比之堂上,禽將戶內(nèi),拔城于尊俎之間,折沖席上者也?!?/td>
摧蘭折玉摧:摧殘,毀掉。毀壞蘭花,折斷美玉。比喻摧殘和傷害女子。清·余懷《板橋雜記·麗品》:“某本非風流佳客,謬稱浪子端莊,……用誘秦誆楚之計,作摧蘭折玉之謀?!?/td>
心折首肯心折:佩服;首肯:點頭同意。心中信服,并點頭同意。形容欽佩贊許到了極點。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四回:“便一五一十,把譚孝移品行端方,素來的好處,說個不啻口出。東宿聞之心折首肯?!?/td>
百折不撓折:挫折。撓:彎曲;引伸為屈服。無論遭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縮;不屈服。漢 蔡邕《太尉喬玄碑》:“其性疾華尚樸,有百折不撓,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之風?!?/td>
三折股為良醫(yī)股:大腿。幾次折斷大腿,就能懂得醫(yī)治斷臂的方法。后比喻對某事閱歷多,富有經(jīng)驗,自能造詣精深。唐·歐陽詹《送洪孺卿赴舉序》:“三折股為良醫(yī)。予五升詞揚,四遭渏摭,是以竊知乎之則?!?/td>
月中折桂在月亮中折桂樹枝。比喻科舉及第。宋·無名氏《張協(xié)狀元》第五出:“但愿此去,名標金榜,折取月中桂。”
敗兵折將折:損失。軍士和將領都遭到損失。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6回:“袁本初敗兵折將?!?/td>
面折廷爭面折:當面指責別人的過失;廷爭:在朝廷上爭論。指直言敢諫。西漢 司馬遷《史記 呂太后本紀》:“于今面折廷爭,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劉氏之后,君亦不如臣?!?/td>
叢輕折軸指即使輕而小的物件,裝載多了也可以使車軸折斷。東漢 班固《漢書 中山靖王劉勝傳》:“臣身遠與寡,莫為之先,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叢輕折軸。”
窮折騰翻來覆去地做某事,沒有任何效果。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5章:“整天就是搞這運動那運動,窮折騰個沒完!”
攀花折柳喻狎妓。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二折:“則為我攀花折柳,致令的有國難投。”
百般折磨用各種方式使人在肉體上、精神上遭受痛苦。宋 李昉《太平廣記 精察二 孟簡》:“土豪又叫村里的二十多個婦女……然后揪著她的頭發(fā)把頭往地上碰,百般折磨污辱,包君的妻子本來就瘦弱多病,并且懷有身孕,回到船上就死了?!?/td>
折箭為誓折斷箭以表示自己的決心和誓約。宋·岳珂《桯史·二將失律》:“虜既得俊邁,折箭為誓,啟門以出二將?!?/td>
棟折榱崩榱:椽子。正梁和椽子都毀壞了。比喻當政的人倒臺或死去。左丘明《左傳 襄公三十一年》:“棟折榱崩,僑將厭焉,敢不盡言?!?/td>
蕙折蘭摧蕙:蕙草;蘭:蘭花。比喻女子夭亡。清·袁枚《續(xù)新齊諧》:“怨侶方成,鸞儔遽拆,珠沉玉隕,蕙折蘭摧?!?/td>
折節(jié)向學折節(jié):改變過去的志向、作風。形容努力刻苦,奮發(fā)學習。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段颎傳》:“颎少便習弓馬,尚游俠,輕財賄,長乃折節(jié)好古學?!?/td>
折沖厭難謂能壓服困難,御敵致勝。漢·馬融《延光四年日蝕上書》:“必得將兼有二長之才,無二短之累,參以吏事,任以兵法,有此數(shù)姿,然后能折沖厭難,致其功實,轉災為福。”
強自取折見“強自取柱”。《大戴禮記·勸學》:“強自取折,柔自取束?!?/td>
七折八扣比喻折扣很大,減掉了很多。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108回:“這里的客店錢,就拿兩塊洋錢出來,由得他七折八扣的勉強用了?!?/td>
柳折花殘比喻女子死或傷。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78回:“賊勢猖獗不可敵,柳折花殘血凝碧?!?/td>
折腰五斗折腰:彎腰。五斗:五斗米。為五斗米而彎腰。比喻忍受屈辱。亦作“折腰升斗”。《晉書·陶潛傳》:“素簡貴,不私事上官??ざ洁]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嘆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xiāng)里小人邪!’”
蘭摧玉折舊時多用于哀悼人不幸早死。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毛伯成既負其才氣,常稱‘寧為蘭摧玉折,不作蕭敷艾榮?!?/td>
瓶墜簪折瓶落水底難覓,簪子折斷難接。比喻男女分離。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四折:“雖然是一時間花殘月缺,休猜做瓶墜簪折?!?/td>
廷爭面折廷爭:在朝廷上爭論;面折:當面指責別人的過失。指直言敢諫。《史記·呂太后本紀》:“于今面折廷爭,臣不如君。”
折沖千里沖:古代戰(zhàn)車;折沖:摧毀敵方的戰(zhàn)車,指抵御敵人。指軍事上進行外交談判。戰(zhàn)國·衛(wèi)·呂不韋《呂氏春秋·召類》:“夫修之于廟堂之上,而折沖乎千里之外者,其司城子罕之謂乎?”
掂梢折本墊錢虧本。梢,錢的市語。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二折:“休置俺這等掂梢折本的賠錢貨,則守恁那遠害全身的安樂窩。”
折膠墮指極言天氣寒冷。宋·蘇軾《磨衲贊》:“折膠墮指,此衲不寒,爍石流金,此衲不熱。”宋·周密《齊東野語·曝日》:“《冬日初出銘》曰:‘折膠墮指,夢想負背。’”
五斗折腰五斗:五斗米,指微薄的官俸;折腰:彎腰行禮。為微薄的俸祿而對上級卑躬屈膝。《晉書·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
桂折一枝喻登科及第。唐·白居易《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懷》詩:“自知群從為儒少,豈料詞場中第頻。桂折一枝先許我,楊穿三葉盡驚人?!?/td>
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晉代縣令的俸祿,后指微薄的俸祿;折腰:彎腰行禮,指屈身于人。為了微薄的俸祿而彎腰行禮。比喻沒有骨氣。《晉書 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xiāng)里小人邪?!?/td>
千回百折形容文藝作品或歌聲、樂曲跌宕婉轉。也形容事態(tài)的發(fā)展、前進的歷程彎彎曲曲,很不順利。清·鄭燮《濰縣署中與舍弟書·五》:“百川時文,精粹湛深,抽心苗,發(fā)奧旨,繪物態(tài),狀人情,千回百折,而卒造乎淺近?!?/td>
投梭折齒投梭:用梭子擲人。比喻女子抗拒男子的挑逗引誘。《晉書 謝鯤傳》:“鄰家高氏女有美色,鯤嘗挑之,女投梭,折其兩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