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guān)塌的成語

有關(guān)塌的成語

有關(guān)塌的成語共收錄18個
成語 解釋 出處
一塌糊涂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清 曾樸《孽?;ā罚骸芭c其顧惜場面,硬充好漢,到臨了弄的一塌糊涂,還不如一老一實,揭破真情,自尋生路?!?/td>
鼻塌脣青形容臉部傷勢嚴重。李涵秋《廣陵潮》第六五回:“想罷再看看嚴大成,已打得鼻塌脣青,簡直不成模樣?!?/td>
一塌胡涂見“一塌糊涂”。曹禺《北京人》第二幕:“我的運氣不好,處處倒楣,碰釘子,事業(yè)一到我手里就莫名其妙地弄得一塌胡涂。”
死心塌地死心:不變心;塌地:指心里塌實。原指心里塌實;不再做別的打算?,F(xiàn)形容主意已定;決不改變或心甘情愿。元 喬孟符《鴛鴦被》第四折:“這洛陽城劉員外,他是個有錢賊,只要你還了時,方才死心塌地?!?/td>
山崩地塌見“山崩地陷”。魯迅《華蓋集續(xù)編·馬上日記》:“革命時代總要有許多文藝家萎黃,有許多文藝家向新的山崩地塌般的大波沖進去?!?/td>
天塌地陷天坍塌,地裂陷。比喻重大災(zāi)變。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九回:“我有了這件東西,說到得了天塌地陷也是瞎話,橫豎咱們大清國萬萬年,我鄧振彪也萬萬年了。”
鼻塌嘴歪形容臉部傷勢嚴重。《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里禁得蕭云仙的彈子打來,打得鼻塌嘴歪,無處躲藏?!?/td>
一塌刮子總共加在一起。毛澤東《評國民黨對戰(zhàn)爭責任問題的幾種咎案》:“他不是如同蔣介石那樣,將戰(zhàn)爭責任一塌刮子推到共產(chǎn)黨身上?!?/td>
鼻塌唇青形容臉部傷勢嚴重。李涵秋《廣陵潮》第六五回:“想罷再看看嚴大成,已打得鼻塌唇青,簡直不成模樣。”
地塌天荒猶言天塌地陷。形容盛怒。明·徐復祚《投俊記·魔見》:“喜時節(jié)和風甘雨,怒時節(jié)地塌天荒?!?/td>
天塌壓大家比喻普遍性的災(zāi)難或壓力,每人都得承擔。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03回:“真正火到咱店里,那時開開后門,咱大家逃命,行李付之一燼,這叫‘天塌壓大家’?!?/td>
天摧地塌摧:毀壞,猶如天塌地陷。比喻重大事變。元·關(guān)漢卿《拜月亭》楔子:“你直待白骨中原如臥麻。雖是這戰(zhàn)伐,負著個天摧地塌,是必想著俺子母每早來家?!?/td>
天崩地塌天崩塌,地裂陷。多比喻巨大的災(zāi)難、重大的事變或強烈的聲響。《三國演義》第七一回:“鼓角齊鳴,喊聲大震,黃忠一馬當先,馳下山來,猶如天崩地塌之勢?!薄际纠胶雎牭棉Z的一聲,猶如天崩地塌一般。 ★清 吳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十五回
沒精塌彩見“沒精打彩”。
垂頭塌翅見“垂頭搨翼”。《新唐書·蕭遘傳》:“君臣報國極矣,戰(zhàn)力殫矣,尚能垂頭塌翅求生于黃門哉!”
塌下窟窿比喻欠下了債。阮章競《赤葉河》:“今年你娶了媳婦,塌下十塊錢窟窿。”
扁擔沒扎,兩頭打塌扁擔沒有擋頭,掛在兩頭的東西都會滑落。毛澤東《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轉(zhuǎn)折點》:“他尚未計算到他的實力和他的企圖之間的不相稱,以致‘扁擔沒扎,兩頭打塌’,陷入目前的絕路?!?/td>
一塌括仔總共加在一起。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56回:“我就立刻喊齊仔子,一塌括仔,去捉得來阿好?!?/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