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高步闊視 | 同“高視闊步”。 | 清·袁枚《新齊諧·冷秋江》:“果見一丈夫魋肩昂背,高步闊視,持大扇擊手作拍板,口唱《大江東》,于于然來。群鬼盡散?!?/td> |
廣闊天地 | 指可以發(fā)揮作用做出成就的廣大領(lǐng)域 | 毛澤東《<在一個(gè)鄉(xiāng)里進(jìn)行合作化規(guī)劃的經(jīng)驗(yàn)>一文按語》:“農(nóng)村是一個(gè)廣闊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td> |
大刀闊斧 | 大刀和闊斧都是古代的武器。原來形容軍隊(duì)聲勢浩大;殺氣騰騰;充滿戰(zhàn)斗氣氛?,F(xiàn)比喻辦事果斷而有魄力。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47回:“搖旗吶喊,擂鼓鳴鑼,大刀闊斧,殺奔祝家莊來?!?/td> |
地闊天長 | 闊:寬廣。指天空廣大,大地遼闊。 | 唐·李華《吊古戰(zhàn)場文》:“地闊天長,不知?dú)w路。” |
海闊天空 | 闊:遼闊。像海一樣遼闊;像天空一樣沒有邊際。指天地寬廣無邊。原比喻人心胸開闊;無拘無束?,F(xiàn)常用來形容漫無邊際的議論或隨意漫談;沒有中心。 | 唐 劉氏瑤《暗別離》:“朱弦暗斷不見人,風(fēng)動(dòng)花枝月中影;青鸞脈脈西飛去,海闊天空不知處。” |
開闊眼界 | 指對事物的看法不要太拘束,局限于狹隘的范圍內(nèi),眼光要放寬。 | |
波瀾壯闊 | 瀾:大波浪;壯闊:又雄壯又寬廣。指水的波濤浩渺廣闊。比喻聲勢雄壯有力;規(guī)模宏大。 | 清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第三卷:“其年諸短調(diào),波瀾壯闊,氣象萬千,是何神勇?!?/td> |
高談闊論 | 高:大聲地;闊:廣闊。指志趣高雅、范圍廣泛的談?wù)?。多含褒義。也指大發(fā)議論或不著邊際地談?wù)?。多含貶義。 | 唐 呂巖《徽宗齋會(huì)》:“高談闊論若無人,可惜明君不遇真?!?/td> |
昂首闊步 | 昂:仰;抬頭;闊步:大踏步向前走。抬起頭;大步走向前;形容精神振奮勇往直前的樣子。有時(shí)也用來形容態(tài)度高傲。 | 李大釗《青春》:“惟有昂首闊步,獨(dú)往獨(dú)來,何待他人之援手?!?/td> |
波路壯闊 | 波路:波濤。比喻規(guī)模宏偉,聲勢浩大。同“波瀾壯闊”。 | 南朝·宋·鮑照《登大雷岸與妹書》:“旅客貧辛,波路壯闊?!?/td> |
闊論高談 | 指大發(fā)不切實(shí)際的空洞言論或廣博高妙的議論。 | 宋 許應(yīng)龍《省試策問》:“闊論高談?wù)呷羯浦\,輕舉妄動(dòng)者若敢為?!?/td> |
昂頭闊步 | 昂:仰,高抬。抬起頭邁開大步向前。形容精神備發(fā)或態(tài)度傲慢。參見“昂首闊步”。 | |
長談闊論 | 猶高談闊論。 | 《紅樓夢》第二二回:“往常間只有寶玉長談闊論,今日賈政在這里便唯唯而已?!?/td> |
死生契闊 | 契闊:久別的情懷。指生死離合。 | 《詩經(jīng)·邶風(fēng)·擊鼓》:“死生契闊,與子成說?!?/td> |
天空海闊 | ①謂天地廣闊。②常用以形容宏大寬闊。 | 宋·湯恢《滿江紅》詞:“酒醒香銷人自瘦,天空海闊春無極?!鼻濉ゎ櫻孜洹洞鹱拥聲罚骸耙b殴庀卤唬履耗暧刿诺米运煊谔炜蘸i熤g,尤為知己之愛也?!鼻濉じ啉P翰《硯史》:“墨鄉(xiāng)磅礴,天空海闊?!?/td> |
心胸開闊 | 心胸:思想,氣量。思想坦率接受力強(qiáng),并非小心眼,心智并不狹窄。 | 宋·朱熹《答呂子約》:“便自胸次開闊,黑白分明。” |
海闊天高 | 喻天地廣闊,征程遙遠(yuǎn)。 | 唐·劉氏瑤《雜曲歌辭·暗別離》:“青鸞脈脈西飛去,海闊天高不知處?!?/td> |
卬頭闊步 | 指抬頭大步前行。 | 宋梅堯臣《十九日出曹門見水牛拽車》詩:“卬頭闊步塵蒙蒙,不似緩耕泥洦洦?!?/td> |
山長水闊 | 見“山長水遠(yuǎn)”。 | 宋·晏殊《蝶戀花》詞:“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td> |
高視闊步 | 眼睛向上看邁大步走路。形容氣概不凡。也形容傲慢看不起人的神氣。 | 漢魏 劉楨《隋書 盧思道傳》:“俄而抵掌揚(yáng)眉,高視闊步。” |
海闊從魚躍,天空任鳥飛 | 闊:寬廣。大海遼闊隨魚跳躍,天空空曠任鳥飛翔。形容無牽無掛,自由自在。比喻可充分施展抱負(fù) | 宋·阮閱《詩話總龜》前集引《古今詩話》:“大海從魚躍,長空任鳥飛。” |
闊步高談 | 闊步:邁大步。瀟灑地邁著大步,隨意地高聲交談。比喻言行不受束縛。 | 《三國志·魏志·文帝紀(jì)》:“號(hào)曰《皇覽》”裴松之注引《魏書·曹丕》:“乃弘三章之教,愷悌之化,欲使曩時(shí)累息之民,得闊步高談,無危懼之心?!?/td> |
迂談闊論 | 猶言高談闊論。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九回:“騶衍等迂談闊論,虛而無實(shí)。” |
禁網(wǎng)疏闊 | 指法律過于寬容。 | 漢荀悅《漢紀(jì) 哀帝紀(jì)上》:“及漢興,禁網(wǎng)疏闊,未之匡正?!?/td> |
迂闊之論 | 遠(yuǎn)而不切實(shí)際的談?wù)摗?/td> | 東漢·班固《答賓戲》:“彼豈樂為迂闊哉?!?/td> |
方巾闊服 | 方巾:古代秀才戴的方形軟帽。方形帽子,寬松的衣服。古代儒生的裝束。指儒生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18回:“正說得熱鬧,街上又遇著兩個(gè)方巾闊服的?!?/td> |
水闊山高 | 闊:寬,廣闊,指有廣闊的水面和高大的山脈隔著,不得相通。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清腔類·山坡里羊一套>》:“音書誰送,知隔著關(guān)山幾重,見面今水闊山高,促急里怎覓鱗鴻?!?/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