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春風(fēng)柔日光暖滿目蕩漾春光,蝴蝶和蜜蜂不時(shí)亂飛進(jìn)廳房。
門前的幾枝柳條低拂著衣架,一片山花飄落在了筆床之上。
梁園之中夕陽已西下,只有點(diǎn)點(diǎn)亂飛的烏鴉,放眼望去滿目的蕭條,零零落落三兩戶人家。
園中樹木你怎能知道,人已散盡失去了繁華,一年一度春風(fēng)又吹過,依然開著昔日的鮮花。
注釋
山房:營造于山野的房舍、別墅。春事:春色、春光。
恬:這里指風(fēng)柔和。
衣桁(héng):猶衣架,掛衣服的橫木。
筆床:臥置毛筆的器具。南朝陳徐陵《〈玉臺新詠〉序》:“翡翠筆床,無時(shí)離手。
梁園:兔園,俗名竹園,西漢梁孝王劉武所建,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東,周圍三百多里。園中有百靈山、落猿巖、棲龍岫、雁池、鶴洲、鳧渚,宮觀相連,奇果佳樹,錯(cuò)雜其間,珍禽異獸,出沒其中。日暮:傍晚,太陽落山的時(shí)候。
極目:縱目,用盡目力遠(yuǎn)望。蕭條:寂寞冷落;凋零。
發(fā):綻放。
參考資料:
1、劉開揚(yáng).岑參詩選.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6:249-250
2、高光復(fù).高適岑參詩譯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158-160
3、謝楚發(fā).高適岑參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288-290
創(chuàng)作背景
這兩首詩雖然都與春事有關(guān),但內(nèi)容與情調(diào)很不一致,可能不是同一時(shí)間的作品,不能算作組詩,只是編輯者的湊合。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741)秋,岑參由匡城至大梁。次年春,游梁園,第二首詩即作于游梁園后,而第一首可能作于此前。
參考資料:
1、高光復(fù).高適岑參詩譯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158-160
2、謝楚發(fā).高適岑參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288-290
岑參簡介
唐代·岑參的簡介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shí)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jìn)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jié)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jié)度使時(shí),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shí),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 =$docheckrep[2]?ReplaceWriter($ecms_gr[writer]):$ecms_gr[writer]?>的詩(374篇)〕猜你喜歡
- 離多最是,東西流水,終解兩相逢。
- 枯枝無丑葉,涸水吐清泉。
- 南陵水面漫悠悠,風(fēng)緊云輕欲變秋。
-
舒卷江山圖畫,應(yīng)答龍魚悲嘯,不暇顧詩愁。
出自 宋代 楊炎正: 《水調(diào)歌頭·登多景樓》
- 長江一帆遠(yuǎn),落日五湖春。
-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
出自 唐代 白居易: 《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
-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jiān)隆?/a>
-
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出自 宋代 辛棄疾: 《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fēng)雨》
-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出自 宋代 蘇軾: 《水龍吟·次韻章質(zhì)夫楊花詞》
-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