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翰簡介
![張翰](/d/file/p/6a6909575cb9805f0ad8a196bf5e2c4d.jpg)
人物生平
張翰字季鷹,西晉著名文學(xué)家,吳江莘塔人氏,晉惠帝太安元年 (302 年 ) 官至大司馬東曹掾,父親是三國孫吳的大鴻臚張儼。張儼死后不久,東吳就被西晉所滅,作為亡國之人的張翰雖然有才華,善于寫文章,但是身受亡國之痛,佯狂避世,不愿意受禮法約束,恃才放曠,很像曹魏時放蕩不羈的阮籍,因為阮籍曾經(jīng)擔(dān)任過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所以當(dāng)時人就稱張翰為“江東步兵”。
據(jù)《世說新語》記載,東吳滅亡之后,有一次張翰在閶門附近的金閶亭聽到有琴聲清越,循聲找去,原來是會稽名士賀循泊船于閶門下,在船中彈琴,張翰和他從不相識,但是一見如故,頓有相見恨晚的知音之感,兩人依依不舍,當(dāng)張翰問到賀循是去洛陽后,就臨時決定也和賀循一起去洛陽,登船就走,連家人也沒有告訴。由此事可以看出張翰為人處世確實隨心所欲,頗不負(fù)“江東步兵”的雅稱。
評價
后人對張翰評價頗高,宋代蘇東坡有詩贊美張翰曰:“浮世功名食與眠,季鷹真得水中仙。不須更說知幾早,直為鱸魚也自賢。”明陸樹聲的《長水日抄》對張翰身后名和當(dāng)世名的看法也頗表贊同。清文廷式在《純常子枝語》卷五對張翰、顧榮和陸機(jī)、陸云兄弟有比較中肯的分析。
張翰也世代受到家鄉(xiāng)人的紀(jì)念,據(jù)乾隆《吳江縣志》卷七載,宋元祐年間,吳江知縣王辟筑三高祠,將張翰、范蠡、陸龜蒙并稱三高,入祠其中,后經(jīng)歷代興修,規(guī)模大備,祠內(nèi)有塑像等物,每逢春秋都有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