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劉禹錫的詩 > 桃源行

桃源行

[唐代]:劉禹錫

漁舟何招招,浮在武陵水。拖綸擲餌信流去,

誤入桃源行數(shù)里。清源尋盡花綿綿,踏花覓徑至洞前。

洞門蒼黑煙霧生,暗行數(shù)步逢虛明。俗人毛骨驚仙子,

爭來致詞何至此。須臾皆破冰雪顏,笑言委曲問人間。

因嗟隱身來種玉,不知人世如風燭。筵羞石髓勸客餐,

燈爇松脂留客宿。雞聲犬聲遙相聞,曉色蔥籠開五云。

漁人振衣起出戶,滿庭無路花紛紛。翻然恐失鄉(xiāng)縣處,

一息不肯桃源住。桃花滿溪水似鏡,塵心如垢洗不去。

仙家一出尋無蹤,至今流水山重重。

劉禹錫簡介

唐代·劉禹錫的簡介

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jiān)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jù)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 劉禹錫的詩(654篇)

猜你喜歡

十二月二十三日對雪

徐震堮

暗云貼水疑無縫,禿樹當風強作聲。今日清寒才到骨,一簾飛雪畫江城。

甲寅初度感懷 其一

明代楊士奇

翰苑春坊清切地,從來未有效涓埃。天朝三十三年祿,虛負君恩養(yǎng)不才。

濕水謠

宋代耶律鑄

借問盧溝橋下水,甚時離了濕頭山。自從流入桑乾后,幾度窮兵戰(zhàn)不還。

大茅峰四絕句

宋代陸文圭

羊腸九折路盤嶇,不覺勝身上太虛。

失腳從知高處險,西風斜日旱回車。

送彭稚修之蘭溪文學并寄胡元瑞

歐大任

一氈南去客為星,自愛名山手勒銘。叱石洞門含雨白,擷蘭溪色入船青。

綵毫蚤擅詞人賦,絳帳今傳博士經(jīng)。何可鴟夷無爾輩,濁醪應到子云亭。

望云思親圖

唐代王翰

白云天際閑舒卷,卻似搖搖行子心。云氣有時還變滅,子心無日不登臨。

高林度過含疏雨,遠岫飛回落晚陰。不羨梁公為令子,但存忠孝古猶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