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詩文 > 翻譯及注釋

《桃源行》翻譯及注釋

唐代劉禹錫

漁舟何招招,浮在武陵水。拖綸擲餌信流去,

誤入桃源行數(shù)里。清源尋盡花綿綿,踏花覓徑至洞前。

洞門蒼黑煙霧生,暗行數(shù)步逢虛明。俗人毛骨驚仙子,

爭來致詞何至此。須臾皆破冰雪顏,笑言委曲問人間。

因嗟隱身來種玉,不知人世如風燭。筵羞石髓勸客餐,

燈爇松脂留客宿。雞聲犬聲遙相聞,曉色蔥籠開五云。

漁人振衣起出戶,滿庭無路花紛紛。翻然恐失鄉(xiāng)縣處,

一息不肯桃源住。桃花滿溪水似鏡,塵心如垢洗不去。

仙家一出尋無蹤,至今流水山重重。

劉禹錫簡介

唐代·劉禹錫的簡介

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jiān)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jù)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 劉禹錫的詩(65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