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俗

[清代]:李若琳

乾坤大父母,君相正陶甄。莫漫分三籍,由來似一人。

田園溝洫共,歌舞歲時(shí)親。蘭地雖初辟,桃源合與鄰。

李若琳簡介

唐代·李若琳的簡介

李若琳,字淇筼,貴州開州(今重慶開縣)人。舉人。清道光十七年(1837)五月二十九日,以漳浦知縣署臺灣府撫民理番海防糧捕通判。曾任噶瑪蘭廳員,負(fù)責(zé)清釐地畝工作。十八年(1838)正月二十四日卸任,補(bǔ)澎湖通判。

...〔 ? 李若琳的詩(15篇)

猜你喜歡

長門怨

明代劉基

不學(xué)周南詠小星,空悲玉殿鎖娉婷。黃金漫買相如賦,猶勝無辜送掖庭。

采桑子 其二

趙文漪

春光暗把流年換,休解相思。紅豆開時(shí)。好趁東風(fēng)折一枝。

云涯望里長干路,乍怯單衣。細(xì)雨霏微。舊日池臺燕未歸。

題蔣億極目樓

宋代洪邁

樓下高低萬井煙,樓頭極目思悠然。

山圍風(fēng)景無余地,戶接星河不盡天。

白云歌 其三

明代王夫之

白云飛也自尋常,不道青山不久長。看盡云飛天闕迥,清空一碧映瀟湘。

湖上曲

宋代陳起

秋千索外闌干側(cè),一曲凝云花影直。

玉瓶風(fēng)暖醉忘歸,春水不分楊柳色。

送陳郎中重使西域十首 其四

李昌祺

疊鼓雜鳴笳,天風(fēng)送使槎。內(nèi)臣金鏤帶,壯士鐵為檛。

去路緣青海,行營駐白沙。單于爭慕義,不用李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