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王寂的詩 > 日暮倚杖水邊

日暮倚杖水邊

[南北朝]:王寂

水國西風小搖落,撩人羈緒亂如絲。

大夫澤畔行吟處,司馬江頭送別時。

爾輩何傷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蒼知。

蒼顏華發(fā)今如許,便掛衣冠已是遲。

仕途 

日暮倚杖水邊譯文及注釋

譯文

水國秋風蕭瑟被西風搖落片片黃葉,漂泊在外的我的心緒被撩撥得亂如發(fā)絲。

像是屈原在江邊深情吟誦的地方,又像是白居易江邊送別的時候。

你們怎么能詆毀中傷我的道義所在,我的這份心思只有那蒼天才知道。

蒼白的容顏如今又增添了些許白發(fā),現(xiàn)在想辭官歸隱已經(jīng)太遲了。

注釋

大夫:此指屈原。

澤畔:湖澤之畔。

日暮倚杖水邊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為王寂被貶官至河南蔡州時所作。

參考資料:

1、山東省實驗中學網(wǎng).日暮倚杖水邊

日暮倚杖水邊鑒賞

  首聯(lián)點明地點、時令和心緒。蔡州轄境大致相當于今河南淮河以北、洪河上游以南的地區(qū),當汴、洛、淮、沔交通孔道,故作者用“水國”代稱之。秋風颯颯,萬物蕭瑟,被秋風輕輕“搖落”的自然是片片黃葉。望著在秋風中回旋、掙扎、最終還是落地化作塵泥的黃葉,聯(lián)想到自己如同黃葉般枯萎飄零的身世和命運,“日暮依杖水”的詩人,怎能不思潮如涌、心亂如絲呢?這一聯(lián),出句是因,對句是果;前句寫景,后句抒情,寫景具體,抒情概括,使人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被秋風拂動的、郁結在詩人心底的“羈緒”究竟是什么。

  以下六句,是作者蓄積心底已久的愁思怨意的總爆發(fā),每一聯(lián)又單獨表達一層意思。頷聯(lián)引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和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以自況,作者的用意是顯而易見的:正直愛國如屈原,憂民憂時如自居易,皆不免被貶逐黜放的命運,何況自己?不過,自己雖然不像屈原、白居易那樣含冤至深,但他們所具有的高尚品德、博大胸懷、堅貞節(jié)操,自己也同樣仿佛一二。因此,頸聯(lián)就直接怒斥那幫專門羅織罪名、陷己于不義之地的奸佞小人,盡管他們費盡心機,陷害賢良,并且得逞于一時,然而天理自在,道義猶存,鬼神可鑒,蒼天有知。如果說,“大夫澤畔行吟處,司馬江頭送別時”是作者借古人寫出了自已遭受冤屈、謫官異鄉(xiāng)這一事實的話,那么,“爾輩何傷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蒼知”兩句,則是作者對這一既成事實的不滿、憤恨情緒的直接流露,其中既包含了對陷入于罪的小人的輕蔑,也表達了對自己人格品德的自信。但現(xiàn)實終歸是嚴酷的,尾聯(lián)即明白無遺地坦露了作者在奸佞當?shù)?、君主寡恩、伸冤無望、前途渺茫的事實面前暗悔當初的低沉心緒。自古官場皆為是非紛爭之地,有人飛黃騰達,有人含冤受屈,若要解除這些煩惱,辭官歸隱、寄情山水不失為一條出路。然而如今的作者宦海沉浮,幾經(jīng)折磨,“蒼顏華發(fā)”,垂垂老矣。經(jīng)歷了這樣身心俱瘁的痛苦后,即使是辭官歸隱,作者也嫌太晚太遲,何況獲罪之人,羈絆在身,并無辭官之自由呢?作者更深一層地寫出了自己貶官失意后的懊悔心情,同頷聯(lián),頸聯(lián)相比,雖然顯得壓抑沉悶,令人有遲暮之感,但同時也能激起人們對身陷不幸且又衰老憔悴如此的作者更多的同情。

  從詩題來看,西下的夕陽映照著波光鱗鱗的水面,作者倚杖佇立水邊,映入眼簾的景色當遠遠不止“水國西風小搖落”這一句所能概括。然而作者卻無心觀景,除了這一句外,全詩幾乎沒有接觸到任何其實就在他眼前的具體景物,由此可知,充塞在他心底的“羈緒”該有多么復雜,多么深沉,以致稍微被外物觸動,便同決堤的江河般一泄而出,滔滔不絕。

王寂簡介

唐代·王寂的簡介

南朝齊瑯邪臨沂人,字子玄。王僧虔子。性迅動,好文章。王融敗后,賓客多歸之。齊明帝建武中為秘書郎。年二十一卒。

...〔 ? 王寂的詩(243篇)

猜你喜歡

水龍吟 其一 楊花和東坡韻

清代尤侗

美人滿院紅妝,綠珠忽向高樓墜。非云非雨,非朝非暮,一天春思。

繡閣嬌慵,厭他輕薄,重門深閉。奈偷從墻角,窣來窗畔,人前故眠羞起。

題韶州李同知百泉漱雪吟卷

宋代王義山

癖到膏盲藥不醫(yī),把泉煮石煉成詩。

齒根更著雪來嚼,吟過海關又一奇。

別詩三首(2)

兩漢佚名

其一

有鳥西南飛,熠熠似蒼鷹。

自題墨竹圖

金鑒才

淇園誰植露中枝,影落滄波有所思。江上綸竿高士釣,庭前竹馬小兒騎。

到階暮色重重積,穿戶斜光寂寂移。莫道已臨天尺五,瀟湘風雨不勝悲。

白髭嘆

明代王鏊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莖。當時初見之,妻子殊為驚。

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來明鏡中,對之不復嗟。

鵲橋仙 七夕寄外

清代張玉珍

纖云弄巧,玉鉤低掛,又值雙星良會。鵲回露冷夜何其,述不盡、離愁無寐。

人間別后,夢沉書遠,隔斷萬重煙水。遙憐客館對孤尊,也定憶、秋來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