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柳永的詩 > 巫山一段云·六六真游洞

巫山一段云·六六真游洞

[宋代]:柳永

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九班麟穩(wěn)破非煙。何處按云軒。

昨夜麻姑陪宴。又話蓬萊清淺。幾回山腳弄云濤。仿佛見金鰲。

巫山一段云·六六真游洞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三十六洞天,世外九天,仙女舞班,麒步穩(wěn)稱,舞步輕妙,破彩云。何處可摸到云臺之軒。

昨夜仙女麻姑陪同參加宴會,又說仙山蓬萊東海的清澈不深。仙女麻姑曾數(shù)次到蓬萊、方丈、瀛洲三仙山,弄其云濤而見其負山之金龜。

注釋

巫山一段云:詞牌名。

六六真游洞:即三十六洞天,道家稱神仙居住的地方。

三三物外天:即九天。

九班麟穩(wěn):即九仙。

云軒:神仙所乘之車。

麻姑:女仙名。

蓬萊:仙山名。

金鰲:是中國神話中的一種神龜。通常是權(quán)利和財富的象征。頭尾似龍,身似陸龜,全身金色,生活在海里的神龜。

參考資料:

1、葉嘉瑩 顧之京.柳永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5:150-157

柳永簡介

唐代·柳永的簡介

柳永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chuàng)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fā)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 ? 柳永的詩(290篇)

猜你喜歡

讀蘇武李陵司馬遷傳

宋代華岳

白旄持節(jié)使單于,萬里風煙十載余。

柳毅不行沙漠路,卻憑歸雁為傳書。

濕水謠

宋代耶律鑄

借問盧溝橋下水,甚時離了濕頭山。自從流入桑乾后,幾度窮兵戰(zhàn)不還。

七里店口占

宋代范成大

分手暮江寒,徘徊立馬看。

尋常相見易,倍覺別離難。

城東即事

唐代章碣

閑尋香陌鳳城東,時暫開襟向遠風。玉笛一聲芳草外,
錦鴛雙起碧流中。苑邊花竹濃如繡,渭北山川淡似空。
回首漢宮煙靄里,天河金閣未央宮。

寄頭陀端公 其二

明代李之世

黃云山下漏聲聲,記得同師采藥行。莎徑稻田捫露遍,擷來蔓草不知名。

重登鼓山絕頂

屠僑

春山有約客重來,云盡高峰面面開。靈洞近窺三島路,碧霄平筑列仙臺。

風煙傲睨人千古,天地蒼茫海一杯。樂事可堪追往事,斯文殘刻掃莓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