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孟浩然的詩 > 渡浙江問舟中人

渡浙江問舟中人

[唐代]:孟浩然

潮落江平未有風(fēng),扁舟共濟與君同。

時時引領(lǐng)望天末,何處青山是越中。

渡浙江問舟中人譯文及注釋

譯文

潮落后江面平靜還沒有起風(fēng),乘一只小船渡江與您相從。

不時探頭向天邊眺望,您可知哪座青山是我要去的越中?

注釋

浙江:即錢塘江?!肚f子》作制河,《山海經(jīng)》、《史記》、《越絕書》、《吳越春秋》作浙江,《漢書·地理志》、《水經(jīng)》作漸江水。古人所謂浙漸,實指一水。

江:指錢塘江。未有:沒有。

扁舟:小船?!妒酚洝へ浿沉袀鳌罚骸胺扼患妊異u,乃喟然而嘆曰:‘計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國,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敝郏阂蛔鳌芭s(dāo)”。濟:渡。

引領(lǐng):伸長脖子遠望。多以形容期望殷切。《左傳·成公十三年》:“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領(lǐng)西望曰:‘庶撫我乎!’”天末:天的盡頭。指極遠的地方。漢張衡《東京賦》:“眇天末以遠期,規(guī)萬世而大摹?!?/p>

越中:即今浙江紹興。

參考資料:

1、鄧安生 孫佩君.孟浩然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0:212-213

2、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80

渡浙江問舟中人創(chuàng)作背景

  孟浩然于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年)初年進入張說幕府,一直到開元十三年(725年),其間幾度出入,但并不得意,于是漫游吳越一帶。開元十三年秋自洛陽出發(fā),沿汴河南下,經(jīng)廣陵渡江至杭州,然后過浙江越州(今紹興)。此詩即作于此時。

參考資料:

1、鄧安生 孫佩君.孟浩然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0:212-213

渡浙江問舟中人鑒賞

  孟浩然主要擅長寫五言詩,風(fēng)格渾融沖淡。詩人將自己特有的沖淡風(fēng)格用于七絕,往往“造境飄逸,初似常語”而“其神甚遠”(陳延杰《論唐人七絕》)。此詩就是這樣的高作。

  在杭州時,詩人有句道“今日觀溟漲”,可見渡浙江(錢塘江)前曾遇潮漲。一旦潮退,舟路已通,詩人便迫不及待登舟續(xù)行。首句就直陳其事,它由三個片語組成:“潮落”、“江平”、“未有風(fēng)”,初似平平淡淡的常語。然而細味,這樣三頓形成短促的節(jié)奏,正成功地寫出為潮信阻留之后重登旅途者愜意的心情。可見有時語調(diào)也有助于表現(xiàn)詩意。

  錢塘江江面寬闊,而渡船不大。一葉“扁舟”,是坐不了許多人的?!爸壑腥恕笔莵碜运姆降哪吧??!氨庵酃矟c君同”,頗似他們見面的寒暄。這話淡得有味,意思是:雖說彼此素昧平生,卻在今天走到同條船上來了?!巴^渡三分緣”,一種親睦之感在陌生乘客中油然而生。尤其因舟小客少,更見有同舟共濟的親切感。所以問姓初見,就傾蓋如故地以“君”相呼。這樣淡樸的家常話,將當(dāng)時那種淳厚的世風(fēng)與人情味惟妙惟肖地傳達了出來,并不是一味地沖淡。

  當(dāng)彼岸已隱隱約約看得見一帶青山,更激起詩人的好奇與猜測。越中山川多名勝,是前代詩人謝靈運遨游歌詠過的地方,于是,他不禁時時引領(lǐng)翹望天邊:那兒應(yīng)該是越中——他向往已久的地方。他大約猜不出,只是神往心醉。這里并沒有窮形極象的景物描寫,唯略點“青山”字樣,而越中山水之美盡從“時時引領(lǐng)望天末”的游子的神情中絕妙傳出。詩句外淡內(nèi)豐,似枯實腴。“引領(lǐng)望天末”,原本是陸機《擬蘭若生朝陽》成句。詩人信手拈來,加“時時”二字,口語味濃,如同己出,描狀生動。注意吸取前人有口語特點、富于生命力的語匯,加以化用,是孟浩然特別擅長的本領(lǐng)。

  “何處青山是越中?”是“問舟中人”,也是詩的結(jié)句。使用問句作結(jié),語意親切,最易打通詩與讀者的間隔,一問便結(jié),令讀者心蕩神馳,使意境頓形高遠。全詩運用口語,敘事、寫景、抒情全是樸素的敘寫筆調(diào),而意境渾融、高遠、豐腴、完滿?!凹闹廖队诘础保ā豆沤裨娫挕芬K軾語,見《宋詩話輯佚》),對此詩也是很好的評價。

孟浩然簡介

唐代·孟浩然的簡介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jié)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 ? 孟浩然的詩(286篇)

猜你喜歡

寄王繼學(xué)二十韻

元代楊載

圣主敷皇極,元臣建上臺。虛心求俊乂,削跡去奸回。

拜命超凡品,知君秉大材。淳風(fēng)隨日播,公道應(yīng)時開。

臨江仙 其一

宋代周紫芝

水遠山長何處去,欲行人似孤云。十分瘦損沈休文。

忍將秋水鏡,容易與君分。

論詩呈雙魚 其四

明代霍與瑕

國風(fēng)雖離亂,時聞平淡音。降及離騷作,哀思不可任。

馳騁不可御,縱橫更莫倫。遂為詞賦祖,精華世所歆。

再次辛字韻

明代邊貢

遠拋卮酒避芳辛,靜對煙空月半輪。門掩綠苔真自逸,案堆黃卷不全貧。

非才敢竊明時位,多病愁看故里春。詩侶釣朋俱出飲,也應(yīng)回憶倦游人。

至后送馬西玄侍郎赴京

明代李舜臣

一從吹管動,陽氣物應(yīng)知。河柳滋將遍,江梅爛已施。

人才南就日,吾道北歸時。制作今皇志,宗儒在禮司。

贈瀚侄 其一

吳儼

白屋無遺業(yè),青年自立家。眾皆稱汝儉,我獨惡人奢。

客到惟供茗,春來不種花。有田仍負郭,著意樹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