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佚名的詩 >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

[兩漢]:佚名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dāng)告誰!

引領(lǐng)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明月何皎皎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明月如此皎潔光亮,照亮了我羅制的床幃。

夜里憂愁得無法入睡,披衣而起在空屋內(nèi)徘徊。

客居在外雖然有趣,但是怎比得上早日回家呢。

一個人出門憂愁彷徨,滿心愁苦應(yīng)該告訴誰呢?

伸頸遠望還是只能回到房間,眼淚沾濕了衣裳。

注釋

皎:本義是潔白明亮。此處用引申義,為光照耀的意思。

羅床幃:指用羅制成的床帳。

寐:入睡。

攬衣:猶言“披衣”,“穿衣”。攬,取。

客:這里指詩人自己。

旋歸;回歸,歸家。旋,轉(zhuǎn)。

彷徨:徘徊的意思。

告:把話說給別人聽。

引領(lǐng):伸著脖子遠望。

裳(cháng)衣:一作“衣裳”。裳,下衣,指古人穿的遮蔽下體的衣裙,男女都穿。

參考資料:

1、郭茂倩編 崇賢書院釋譯.樂府詩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314

明月何皎皎鑒賞

  這是反映游子思婦的相思之詩,是《古詩十九首》之一。關(guān)于《古詩十九首》的時代和作者有多種說法。宇文所安認為中國早期詩歌是一個復(fù)制系統(tǒng),找不到“古詩”早于建安時期的確鑿證據(jù)。木齋提出《古詩十九首》及建安詩歌的重要組成大部分詩作是曹植之作。李善注《昭明文選·雜詩上》題下注曾釋之甚明:“并云古詩,蓋不知作者。”認為作于東漢時期,這也是二十世紀(jì)以來的主流觀點。今人一般認為它并不是一時一人之作,它所產(chǎn)生的年代應(yīng)當(dāng)在東漢獻帝建安之前的幾十年間。在漢末那個時代,文人往往為營求功名而旅食京師,卻又仕途阻滯,進退兩難,因此有像《明月何皎皎》這樣反映游子思婦的離愁別恨之作。

佚名簡介

唐代·佚名的簡介

...〔 ? 佚名的詩(421篇)

猜你喜歡

江行雜感 其一

清代王孫蔚

才離越嶺又吳湄,寥落江湖憶故居。感憤千秋《鸚鵡賦》,雅騷一代《鷓鴣》詩。

籬栽黃菊知今是,路入桃花自古疑。乘興莫停明月棹,輞川山色待王維。

青杏兒

姬翼

一氣貫寥寥。冥混里、孰謂鵬蜩。千形萬狀隨空化,乾坤運轉(zhuǎn),游塵野馬,都在扶搖。

曳屣挈簞瓢。異玉食、肥馬金鑣。薰蕕梟鳳雖殊器,天鈞一點,靈明不昧,各自逍遙。

游羅浮四首 其四

明代劉存業(yè)

抱被相隨石室中,天雞初唱海濤紅。晦明不定山頭日,呼舞無端谷口風(fēng)。

前輩書題空石蘚,野人心思只云松。神仙骨相知誰是,更踏飛云最上峰。

洪鐘歌

宋代釋印肅

昭文昭文施一鐘,懸空隨叩警盲聾。

圓音不斷周沙界,純體金剛空不空。

投項子京

明代吳孺子

湖上梅花出短墻,一開半落湖水香。

春陽羞澀杏花細,桃花李花亦不忙。

蝶戀花 客中感春

清代徐釚

儂似浮萍漂泊里。不道留儂,到便儂留住。柳絮隨風(fēng)花落處。

為儂又惹閒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