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楊億的詩 > 詠傀儡

詠傀儡

[宋代]:楊億

鮑老當(dāng)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當(dāng)。

若教鮑老當(dāng)筵舞,轉(zhuǎn)更郎當(dāng)舞袖長。

詠傀儡鑒賞

  這首詩用樸素自然的語言詠傀儡以言情,形象生動,耐人咀嚼。詩題《詠傀儡》,意為吟詠木偶戲中的木偶。詩的前兩句“鮑老當(dāng)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當(dāng)”,“鮑老”,是宋代戲劇中的角色;“郭郎”,是戲劇中的丑角,詩中系指木偶戲中的木偶。這里,著墨無多,卻使鮑老與郭郎的形象躍然紙上。詩人寫鮑老,突出一個“笑”字;寫郭郎,則緊扣其“舞袖太郎當(dāng)”(衣服寬大,與身材不稱)。透過這兩行詩,我們仿佛目睹鮑老當(dāng)筵笑郭郎的笑容,耳聞其笑語,也仿佛看到郭郎甩動著寬長的衣袖機(jī)械起舞的舞姿。

  詩的后兩句“若教鮑老當(dāng)筵舞,轉(zhuǎn)更郎當(dāng)舞袖長”,筆鋒一轉(zhuǎn),作出假設(shè):倘若讓鮑老當(dāng)筵舞,則鮑老的舞袖較之郭郎反而更顯得寬長。這兩行詩,令人讀后忍俊不禁:哦,原來那個譏笑郭郎舞袖太郎當(dāng)?shù)孽U老,其舞袖更為郎當(dāng)。這樣,鮑老就成了一個缺乏自知之明的角色,他對郭郎的譏笑,也就變?yōu)樗淖晕页靶Α?/p>

  顯然,這首詩在藝術(shù)上的特色是寓譏刺于幽默之中,詩旨不在寫鮑老笑郭郎舞袖太郎當(dāng),而在譏刺鮑老缺乏自知之明,以及傀儡的身不由己。但詩人不是以一副嚴(yán)肅的面孔,聲色俱厲地呵斥之,而是面露笑容,說出蘊(yùn)藏著譏刺鋒芒的幽默話來,從而,令人于一陣輕松發(fā)笑之后,陷入沉思,有所領(lǐng)悟。這種寓譏刺于幽默之中的藝術(shù),較之直露譏刺鋒芒要委婉含蓄,耐人尋味。

楊億簡介

唐代·楊億的簡介

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xué)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jìn)士,曾為翰林學(xué)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jié),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zhǔn)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 ? 楊億的詩(356篇)

猜你喜歡

永州書懷

宋代徐照

嗜茶疑是病,羸瘦見詩形。

天斷征鴻過,汀多香草青。

題王晉卿所藏鄭虔著色山水圖

宋代曾肇

曾訪江南鳥爪仙,誤隨塵網(wǎng)落人間。紅泉碧澗春風(fēng)里,尚記麻源谷口山。

游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江東提刑歸抵

宋代王撝

嵯峨武夷山,中有梁棟姿。

鳳凰鳴高崗,隱見視其時。

次韻昌叔詠塵

宋代王安石

塵土輕飏不自持,紛紛生物更相吹。翻成地上高煙霧,散在人間要路岐。

一世競馳甘睬目,幾家清坐得軒眉。超然祇有江湖上,還見波濤恐我時。

用鹽政姚德寬韻

元代耶律楚材

乃祖開元柱石臣,云孫髣髴玉麒麟。從來德炙輿人口,此日恩沾圣世春。

欲草薦書學(xué)北海,未開東閣愧平津。而今且試調(diào)羹手,佇看沙堤繼舊塵。

瑤華 感事作

問云

東風(fēng)錦幕,彩仗輪輝,報新翻傳帖。披紅石獸,長蔭里、頓染唐花香馥。

熏弦撥斷,做愁聽、誰哀空劫。待掃塵、深巷迷煙,冷落余霞霜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