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王禹偁的詩 > 春居雜興·兩株桃杏映籬斜

春居雜興·兩株桃杏映籬斜

[宋代]:王禹偁

春居雜興·兩株桃杏映籬斜譯文及注釋

譯文

兩株桃樹和杏樹斜映著籬笆,點綴著商山團練副使的家。

為什么春風竟然容不得這些,驚走了鶯黃又吹折數(shù)枝花。

注釋

副使:作者當時任商州(今屬陜西)團練副使。

春居雜興·兩株桃杏映籬斜創(chuàng)作背景

  王禹偁因多次上書言事而得罪皇帝,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從開封被貶官到商州,任團練副使。詩人便在困苦條件下空懷壯志,過著無所事事的生活。在這種狀況中,以“拜章期悟主”而無辜被貶的詩人,心情是十分憤懣的。這組詩即于淳化三年(992年)春有感而作。

參考資料:

1、李宗為 等.宋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14

春居雜興·兩株桃杏映籬斜鑒賞

  991年(太宗淳化二年),王禹偁從開封被貶官到商州,任團練副使。此詩即作于次年春?!耙豢す匍e唯副使(《清明日獨酌》),團練副使在宋代是一個常被用以安置貶調(diào)官員的空銜,商州的生活條件在當時也很差。詩人便在那“壞舍床鋪月,寒窗硯結澌”(《謫居感事》)的困苦條件下空懷壯志,過著無所事事的生活。在這種狀況中,以“拜章期悟主”(《謫居感事》)而無辜被貶的詩人,心情是十分憤懣的。這首七絕就是以觸事興感的形式,通過詠嘆風折花枝這樣的瑣事來曲拆隱微地反映詩人凄苦的生活,并抒發(fā)心頭的難言之痛。

  詩人住所的竹籬下側生長著桃杏樹各一株,被貶為商州團練副使的詩人簡陋的住房就靠它裝飾點綴著??墒沁@一日無情的春風不但吹斷了幾根花枝,連正在樹頭囀鳴的黃鶯也給驚走了。于是詩人責問春風:你為什么容不得我家這點可憐的裝飾呢?

  春風無知,詩人責問得無理,但正是這無理的責問真切地描摹出了詩人心頭的惱恨,由此也反襯出了詩人對那傾斜于籬前的桃杏和囀鳴于花間的黃鶯的深厚感情,曲折地反映出了詩入生活的孤寂凄涼。同時,這一責問還另有含意。灼灼桃杏和嚦嚦鶯聲本是妝點這明媚春光的,而春風又正是召喚花開鳥囀的春天主宰。這有功無過的桃杏與黃鶯不為春風所容,正是隱喻詩人的遭遇。以篇幅短小的絕句,不用一典而能包含十分豐富、深遠的意蘊,技巧已臻化境。

  《蔡寬夫詩話》記載,詩人作此詩后,其子曾提出詩的后半部分與杜甫詩“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shù)枝花”相似,建議改寫。詩人聽后高興地說:“我詩的命意竟能與杜子美暗合嗎?”不但沒改,還又詠一詩道:“本與樂天為后進,敢期杜甫是前身!”(《苕溪漁隱叢話》引)此處杜甫詩是指《絕句漫興九首》之二。詩人在遣辭命意上與杜甫詩有點類似,但師其辭而不師其意,包含有新的境界。

  此詩首句寫景;第二句落實景之所在,又引出詩人并點明其身分,為下文的發(fā)問作鋪墊;第三句以發(fā)問來抒情;第四句補述所感之由。全詩篇幅雖小而布置得宜,曲折有致。

王禹偁簡介

唐代·王禹偁的簡介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xiàn)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diào)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 ? 王禹偁的詩(13篇)

猜你喜歡

黃待制病中以詩寄之

宋代釋寶曇

故山馀地亦嶙峋,中有掖垣梧十尋。

自是萬金醫(yī)國少,人皆三事望公深。

禽言四首 其三

明代朱應辰

婆餅焦,小麥黃熟長齊腰。刈麥作餅婆為喜,豈料南山日日雨。

雨多麥損不可食,雖欲婆嗔那復得。

秋日

宋代張耒

隕葉鳥不顧,枯莖蟲莫吟。

野荒田已獲,江暗夕多陰。

新繁縣顯曜院

宋代梅摯

繡地縈回寶勢長,遍游寧倦徙胡床。禪齋不顧幡風影,講席亂飛花雨香。

苔陣暗連僧榻古,蕉旗低映佛窗涼。我來懶上東臺上,目送霜楸感北堂。

謁張曲江祠

清代朱彝尊

峻坂盤神樹,陰崖鑿鬼工。芳塵羽扇冷,春燕玉堂空。

不睹關門險,誰開造化功。經(jīng)過遺像肅,千載嶺云東。

白皦春辭

明代胡汝嘉

小窗西畔月輪斜,銅博山前散紫霞。

宴罷不知春夜促,醉憑紅袖看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