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雨

[唐代]:李世民

罩云飄遠岫,噴雨泛長河。

低飛昏嶺腹,斜足灑巖阿。

泫叢珠締葉,起溜鏡圖波。

濛柳添絲密,含吹織空羅。

詠物 

詠雨譯文及注釋

譯文

遠處的山巒籠罩著一片烏云,大雨傾盆而下,河水上漲。烏云低飛使半山腰一片昏暗,風(fēng)吹雨斜撒滿了山的曲折處。一串串雨滴如珍珠般滴下,又如珍珠般結(jié)在樹葉上;大雨在如鏡的湖面上泛起了一陣陣漣漪。柳絲在雨氣中一片迷濛(或說迷濛的雨氣使柳絲密密麻麻的分不出個來了),連綿的大雨如簾,風(fēng)吹雨絲在空中織起了一片片羅幕。

注釋

“罩”的意思為“覆蓋、籠罩”,“罩云”的意思就是籠罩在天空中的烏云?!斑h岫”是指遠處的峰巒?!皫X腹”即半山腰;“巖阿”是指山的曲折處?!般钡谋玖x是“水珠下滴”;“泫叢”的意思是“一串串下滴的水珠”;“締葉”是說“(雨滴)結(jié)在樹葉上”?!捌鹆铩笔侵负铀浩鹆艘魂囮嚌i漪?!昂怠边@兩個字是唐代才有的詞,見于唐代的詩文中,它的本意就是“風(fēng)吹”。如唐.李嶠的詩句:“青蘋含吹轉(zhuǎn),紫蒂帶波流?!保ā雌肌担┮苍S是古人認為風(fēng)是“風(fēng)神”從嘴里吹出的一口氣吧,所以把“風(fēng)次”說成為“含吹”。

詠雨鑒賞

  通過筆者的講解,我想大家可以發(fā)現(xiàn),唐太宗寫的這首詩,每一句就如一段動畫,而整首詩又構(gòu)成了一幅遠近景色結(jié)合的動態(tài)的“山雨飄灑圖”。各位讀者可以看看本文所配的圖片,這張圖片用“珠締葉”三個字就說明了,而“泫叢(一串串雨滴如珍珠般滴下)”的動態(tài)景象卻看不到。換一句話說,筆者所找到的這張圖片只是“泫叢珠締葉”這個動畫片中的一個畫面。

  這首詩還有一個寫作特點是每句都包含了一個動詞的片語,這些片語是罩云、噴雨、低飛、斜足、泫從、起溜、濛柳、含吹。這八個詞把雨寫活了,就好像是施雨龍王、推云童子、布風(fēng)婆婆等天神在天上操控的那樣?,F(xiàn)在有些人不相信有神的存在,認為下雨是自然現(xiàn)象,其實就筆者個人在很淺的層次上所見,所謂的“自然”其實是不存在的,神在控制著一切。請各位讀者權(quán)且相信有施雨龍王、推云童子、布風(fēng)婆婆等天神的存在,并重新讀一下這首詩,可能您會發(fā)現(xiàn)對詩的意境的理解和您剛開始讀的時候不一樣了。也許您會發(fā)現(xiàn),萬事萬物在唐太宗的筆下都是活的,都是有生命的。也就是把大自然的神韻通過詩的形式描寫出來了。

李世民簡介

唐代·李世民的簡介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號貞觀。名字取意“濟世安民”,隴西成紀人(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書法家和詩人。唐太宗開創(chuàng)了著名的貞觀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后來唐朝全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chǔ),為后世明君之典范。廟號太宗,謚號文武大圣大廣孝皇帝,葬于昭陵。

...〔 ? 李世民的詩(92篇)

猜你喜歡

哭張行人睴吉

明代李東陽

十載同年淚,因君更滿襟。辭家萬里遠,憂國二毛侵。

病減郎官俸,貧揮使者金。平生冰雪操,弦絕為知音。

夏日樓居漫興二首 其二

王九思

世泰容吾拙,官閑似隱居。苦吟遲得句,倦讀臥看書。

山色憑闌外,花香退食余。老親身更健,千里寄雙魚。

送程三水天翼內(nèi)擢

清代陳恭尹

操存不改舊書生,幾載官衙飯菜羹。小郭自臨三水上,十州同識獨清名。

俸錢每用填民歉,坐舫時因送客行。我從能言言不盡,口碑先已到神京。

九日省中諸公邀游兩高遇雨不遂小酌靈隱

明代王世貞

秋山鐃吹擁登臺,龍藏含云郁未開。天際兩高風(fēng)雨色,客中重九弟兄杯。

茱萸插罷偏成感,竹葉飛時不待催?;韬谏戏侥强傻剑T君虛有大夫才。

白虎亭新成二首 其一

明代鄭廷鵠

窈窕見深谷,山門郁穹窿。高臺何崔嵬,翠壁增長松。

攀蘿一登眺,新享報成功。嗟余始行役,夙心寄雕龍。

留通商館數(shù)日

宋代鄧深

商館非閑地,閑人偶在旁。

無端聲利役,有許去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