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歐陽修的詩 > 踏莎行·候館梅殘

踏莎行·候館梅殘

[宋代]:歐陽修

踏莎行·候館梅殘譯文及注釋

譯文

館舍前的梅花已經(jīng)凋殘,溪橋旁新生細(xì)柳輕垂,暖風(fēng)吹送著春草的芳香,遠(yuǎn)行人搖動馬韁,趕馬行路。走得越遠(yuǎn)離愁越?jīng)]有窮盡,就像那春江之水連綿不斷。

寸寸柔腸痛斷,行行淚水滴落面龐,登上高樓憑欄遠(yuǎn)望也難解難心中愁情。平坦的草地盡頭就是重重春山,行人還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注釋

候館:迎賓候客之館舍。

草薰:小草散發(fā)的清香。薰,香氣侵襲。征轡(pèi):行人坐騎的韁繩。轡,韁繩。

迢迢:形容遙遠(yuǎn)的樣子。

寸寸柔腸:柔腸寸斷,形容愁苦到極點。

盈盈:淚水充溢眼眶之狀。粉淚:淚水流到臉上,與粉妝和在一起。

危闌:也作“危欄”,高樓上的欄桿。

平蕪:平坦地向前延伸的草地。蕪,草地。

參考資料:

1、陸林編注.宋詞.北京:北京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2年11月版:第44頁

2、徐中玉 金啟華.中國古代文學(xué)作品選(二).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27-28頁

3、蘅塘退士 等.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188-189頁

踏莎行·候館梅殘鑒賞

  這首詞是歐陽修詞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唐代文學(xué)研究會常務(wù)理事劉學(xué)鍇先生對此詞的賞析。

  在婉約派詞人抒寫離情的小令中,這是一首情深意遠(yuǎn)、柔婉優(yōu)美的代表性作品。

  上片寫離家遠(yuǎn)行的人在旅途中的所見所感。

  融怡明媚的仲春風(fēng)光,既令征人欣賞流連,卻又很容易觸動離愁。因為面對芳春麗景,不免會想到閨中人的青春芳華,想到自己孤身跋涉,不能與對方共賞春光。而梅殘、柳細(xì)、草熏、風(fēng)暖等物像游或隱或顯地聯(lián)系著別離,因此三、四兩句便由麗景轉(zhuǎn)入對離情的描寫:“離愁漸遠(yuǎn)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币驗樗鶆e者是自己深愛的人,所以這離愁便隨著分別時間之久、相隔路程之長越積越多,就象眼前這伴著自己的一溪春水一樣,來路無窮,去程不盡。上文寫到“溪橋”,可見路旁就有清流。這“迢迢不斷如春水”的比喻,妙在即景設(shè)喻,觸物生情,亦賦亦比亦興,是眼中所見與心中所感的悠然神會。從這一點說,它比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顯得更加自然。

  下片寫閨中少婦對陌上游子的深切思念。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過片兩對句,由陌上行人轉(zhuǎn)筆寫樓頭思婦?!叭崮c”而說“寸寸”,“粉淚”而說“盈盈”,顯示出女子思緒的纏綿深切。從“迢迢春水”到“寸寸腸”、“盈盈淚”,其間又有一種自然的聯(lián)系。

  下來一句“樓高莫近危闌倚”,是行人在心里對淚眼盈盈的閨中人深情的體貼和囑咐。你那樣憑高倚闌遠(yuǎn)望,又能望得見什么呢?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結(jié)拍兩句。

  “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補足“莫近威闌倚”之故,也是行人想象閨中人憑高望遠(yuǎn)而不見所思之人的情景:展現(xiàn)在樓前的,是一片雜草繁茂的原野,原野的盡頭是隱隱春山,所思念的行人,更遠(yuǎn)在春山之外,渺不可尋。這兩句不但寫出了樓頭思婦凝目遠(yuǎn)望、神馳天外的情景,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正越過春山的阻隔,一直伴隨著漸行漸遠(yuǎn)的征人飛向天涯。行者不僅想象到居者登高懷遠(yuǎn),而且深入到對方的心靈對自己的追蹤。這正是一個深刻理解所愛女子心靈美的男子,用體貼入微的關(guān)切懷想描繪出來的心畫。

  此詞由陌上游子而及樓頭思婦,由實景而及想象,上下片層層遞進(jìn),以發(fā)散式結(jié)構(gòu)將離愁別恨表達(dá)得蕩氣回腸、意味深長。這種透過一層從對面寫來的手法,帶來了強烈的美感效果。

歐陽修簡介

唐代·歐陽修的簡介

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 歐陽修的詩(1122篇)

猜你喜歡

六月六日嘉會代柬 其二

區(qū)越

不受山陰父老錢,還山亦似出山年。新詩賦就客盈座,白酒來時赪滿肩。

麋鹿動驚西華枕,鳧鹥不上鑒湖船。豈知劉白賡歌日,綠野堂中幾伴仙。

妙音

陳振家

信如藝苑集群英,山里儼然音樂城。鳥詡舌靈歌百調(diào),蛙矜嗓大叫千聲。

幽蟲走獸齊吟奏,巖罅溪流相放鳴。萬曲唯吾能領(lǐng)會,妙章句句唱和平。

頌古六首

宋代釋咸杰

一橈劈腦沒遮攔,大海波濤徹底乾。

盡謂單傳并直指,誰知總被祖師謾。

游圓超院登挾溪亭次盧公

宋代王十朋

路入剡山腰,風(fēng)生玉川腋。孤亭物外高,雙溪眼中碧。

山僧作亭知幾春,賞音端怕逢詩人。自從妙語發(fā)丘壑,遂使絕境多蹄輪。

古意五首 其三

戴梓

庭前有嘉樹,雙雙落奇鳥。卿云散組翰,煥彩張靈葆。

乳哺群雛嬌,噰噰聚晴曉。春風(fēng)游冶郎,翠騎飛芳草。

春夢軒,為江西按察司書吏張永年贈別

元代張昱

百年妄引幾曾停,看取池塘草又生。蝶戲落花真自適,鶯啼深院欲誰驚?

盧郎此去應(yīng)如愿,宋玉從來最有情。一枕好風(fēng)吹酒覺,不愁春夢不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