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歐陽修的詩 > 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宋代]:歐陽修

尊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譯文及注釋

譯文

樽前擬把歸期說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說時佳人無語滴淚,如春風嫵媚的嬌容,先自凄哀低咽。啊,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處癡絕,這凄凄別恨不關涉——樓頭的清風,中天的明月。

餞別的酒宴前,莫再演唱新的一闋,清歌一曲,已讓人愁腸寸寸郁結。啊,此時只需要把滿城牡丹看盡,你與我同游相攜,這樣才會——少些滯重的傷感,淡然無憾地與歸去的春風辭別。

注釋

尊前:即樽前,餞行的酒席前。

春容:如春風嫵媚的顏容。此指別離的佳人。

離歌:指餞別宴前唱的流行的送別曲。

翻新闋:按舊曲填新詞。白居易《楊柳枝》:“古歌舊曲君莫聽,聽取新翻楊柳枝。”闕,樂曲終止。

洛陽花:洛陽盛產(chǎn)牡丹,歐陽修有《洛陽牡丹記》。

參考資料:

1、范曉燕 .宋詞三百首賞析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0 :88-89 .

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創(chuàng)作背景

  歐陽修為北宋一代名臣,除德業(yè)文章外也常填寫溫婉小詞,這些抒寫性情的小詞,往往于不經(jīng)意之中流露出自己的心性襟懷。此首道離情,作于景祐元年(1034年)春三月歐陽修西京留守推官任滿離洛之際。

參考資料:

1、郁玉英.歐陽修詞評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53

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鑒賞

  此詞詠嘆離別,于傷別中蘊含平易而深刻的人生體驗。上片,尊前傷別,芳容慘咽,而轉入人生的沉思:“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敝刑烀髟隆桥_清風原本無情,與人事了無關涉,只因情癡人眼中觀之,遂皆成傷心斷腸之物,所謂“情之所鐘,正在我輩”。下片,離歌一曲,愁腸寸結,離別的憂傷極哀極沉,卻于結處揚起:“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敝挥酗枃L愛戀的歡娛,分別才沒有遺憾,正如同賞看盡洛陽牡丹,才容易送別春風歸去,將人生別離的深情癡推宕放懷遣性的疏放。當然,這豪宕放縱仍難托盡悲沉,花畢竟有“盡”,人終是要“別”,詞人只是以遣玩的意興暫時掙脫傷別的沉重罷了。此詞上、下兩收拍皆為傳誦的名句。

  這首詞開端的“尊(同“樽”)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兩句,是對眼前情事的直接敘寫,同時其遣辭造句的選擇與結構之間,詞中又顯示出了一種獨具的意境?!白鹎啊?,原該是何等歡樂的場合,“春容”又該是何等美麗的人物,而“尊前”所要述說的卻是指向離別的“歸期”,于是“尊前”的歡樂與“春容”的美麗,乃一變而為傷心的“慘咽”了。這種轉變與對比之中,隱然見出歐公對美好事物之愛賞與對人世無常之悲慨二種情緒以及兩相對比之中所形成的一種張力。

  “歸期說”之前,所用的乃是“擬把”兩個字;而“春容”、“慘咽”之前,所用的則是“欲語”兩個字。此詞表面雖似乎是重復,然而其間卻實含有兩個不同的層次,“擬把”仍只是心中之想,而“欲語”則已是張口欲言之際。二句連言,反而更可見出對于指向離別的“歸期”,有多少不忍念及和不忍道出的宛轉的深情。

  至于下面二句“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是對眼前情事的一種理念上的反省和思考,而如此也就把對于眼前一件情事的感受,推廣到了對于整個人世的認知。所謂“人生自是有情癡”者,古人有云“太上忘情,其下不及情,情之所鐘,正我輩”。所以況周頤其《蕙風詞話》中就曾說過“吾觀風雨,吾覽江山,常覺風雨江山之外,別有動吾心者”。這正是人生之自有情癡,原不關于風月,所以說“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此二句雖是理念上的思索和反省,但事實上卻是透過了理念才更見出深情之難解。而此種情癡則又正與首二句所寫的“樽前”“欲語”的使人悲慘嗚咽之離情暗相呼應。所以下片開端乃曰“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再由理念中的情癡重新返回到上片的樽前話別的情事。“離歌”自當指樽前所演唱的離別的歌曲,所謂“翻新闋”者,殆如白居易《楊柳枝》所云“古歌舊曲君休聽,聽取新翻楊柳枝”,與劉禹錫同題和白氏詩所云“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歐陽修《采桑子》組詞前之《西湖念語》,亦云“因翻舊闋之詞,寫以新聲之調”。蓋如《陽關》舊曲,已不堪聽,離歌新闋,亦“一曲能教腸寸結”也。前句“且莫”二字的勸阻之辭寫得如此叮嚀懇切,正足以反襯后句“腸寸結”的哀痛傷心。

  末二句卻突然揚起,寫出了“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的遣玩的豪興。歐陽修這一首《玉樓春》詞,明明蘊含有很深重的離別的哀傷與春歸的惆悵,然而他卻偏偏結尾寫出了如此豪宕的句子。這二句中,他不僅要把“洛城花”完全“看盡”,表現(xiàn)了一種遣玩的意興,而且他所用的“直須”和“始共”等口吻也極為豪宕有力。然而“洛城花”卻畢竟有“盡”,“春風”也畢竟要“別”,因此豪宕之中又實隱含了沉重的悲慨。所以王國維《人間詞話》中論及歐詞此數(shù)句時,乃謂其“于豪放之中有沉著之致,所以尤高”。

歐陽修簡介

唐代·歐陽修的簡介

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 歐陽修的詩(1122篇)

猜你喜歡

送沈道立太史奉使肅藩

明代于慎行

親函璽綬賜王侯,百二秦關亦壯游。華岳三峰天外落,洪河一葦日邊流。

星潢色動金城夜,鼓角寒生玉塞秋。咫尺昆崙應可問,乘槎莫到海西頭。

次韻昌甫所寄 其三

宋代韓淲

催景陰陽長短宵,天回星紀又玄枵。霜寒草野真無惡,雨濕禾場正不聊。

薄晚固宜山色遠,經(jīng)冬猶未水痕銷。私家一飽官何恤,寂寂閒中歲月飄。

宋代嵊縣令

一時分付雪兒歌。

代吳兒作小至后九九詩八解 其一

宋代張侃

一九才過二九來,見人相喚袖難開。外頭天色時時轉,雪急因風緩緩回。

石榴

方廣德

涂林疏樹自離離,入眼紅膚總不遺。若為連珠過沈約,何來新筑伴潘尼。

金房半坼珠駢落,霜葉平翻玉并欹。還記葡萄槎上種,折來那不稱同時。

雪中賞紅梅奉次涯翁先生時邃翁攜酒共飲懷麓堂二首 其二

明代邵寶

江南春色渺無涯,借得芳枝似酒賒。點染已經(jīng)元老手,品題還許大方家。

丹心獨對年年樹,玉貌空傳處處花。雪夜門深清夢遠,敢將桃李向人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