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毛滂的詩 > 菩薩蠻·富陽道中

菩薩蠻·富陽道中

[宋代]:毛滂

春潮曾送離魂去。春山曾見傷離處。老去不堪愁。憑闌看水流。

東風(fēng)留不住。一夜檐前雨。明日覓春痕。紅疏桃杏村。

菩薩蠻·富陽道中鑒賞

  詞以“春潮曾送離魂去,春山曾見傷離處”兩句起筆。這兩個“曾”字,詞人把自己的思緒沉浸到對往昔的回憶中了。“離魂”這里借指女友的離情。正是眼前的山水,詞人過去曾在此與女友分手;而今山水依舊,人事已非,當(dāng)時的“傷離”情景只存于記憶中了。這樣,開頭兩句就為全篇定下了感懷的情緒基調(diào)?!袄先ゲ豢扒?,憑闌看水流”二句,承“春潮”、“春山”而來,把思緒從往昔的回憶拉回到現(xiàn)實中,而現(xiàn)實又是如何呢?春山依舊青青,流水依舊潺潺,而自己卻已走入人生之秋了,置身昔日與女友分手之地,只能目送流水陣陣流向遠方。詞人內(nèi)心功業(yè)未就而年歲已高的哀怨借“看水流”三字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看”字極富意蘊,耐人尋味。上片在寫法上為抒情的需要,打破慣常的時空順序,借“春潮”、“春山”和兩個“曾”字沉入對往昔的回憶。這種手法使詞的感懷情調(diào)更為濃郁,同時也為下片作好了鋪墊。

  “東風(fēng)留不住,一夜檐前雨。”意謂東風(fēng)無法挽留,像年華一樣逝去,留下的只是漫漫長夜檐前滴也滴不完的雨滴。這二句承上片“憑闌”句,借此暗示自己的“永夜不寐”,流露出環(huán)境帶給孤寂的客居者的一種心理重壓。寫法上,這二句忽然宕開一筆,以景托情,這又反過來連接上片,與上片所渲染的感懷情調(diào)相承,順理成章地過渡到歇拍二句:“明日覓春痕,紅疏桃杏村?!边@二句承上二句“東風(fēng)”、“雨”,指明經(jīng)歷風(fēng)吹雨打的紅花慢慢地凋零、飄落,留下的將是一幅殘春圖景。顯然,這也寄寓了濃郁的身世之感。至此,詞雖已結(jié)束了,卻留下濃厚而久遠的回味。

  《人間詞話》開篇云:“詞以境界為最上?!泵柽@首詞,正由于對詞境作了開掘,才留給我們無窮的回味。這首詞的“境界”,表現(xiàn)在時空的浩渺遼遠和有盡語言所傳達的無窮意味。詞以回憶往昔開始,然后轉(zhuǎn)回現(xiàn)實,又由現(xiàn)實指向未來?!斑^去——現(xiàn)實——未來”組成全篇“放——收——放”的開放結(jié)構(gòu),使詞在有限的篇幅中包蘊了豐富而悠遠的內(nèi)涵??臻g上,此詞還成功地運用了繪畫藝術(shù)中的空白技巧。清人戴熙說:“畫在有筆墨處,畫之妙在無筆墨處”(見《習(xí)若齋畫絮》)。這首詞之“妙”正是字外的空間所蘊含的意味,例如“老去不堪秋,憑闌看水流”二句就有使讀者的思緒隨著潺潺流水而漂向遠方,隨著詞人的目光而向遠方延伸的效果??傊髡呓栌邢薜恼Z言,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空框結(jié)構(gòu)”,使我們在這一“結(jié)構(gòu)”中得以填充自己的理解,這也就是這首詞歷久不衰的秘密所在。

毛滂簡介

唐代·毛滂的簡介

毛滂,字澤民,衢州江山人,約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東堂集》十卷和《東堂詞》一卷傳世。

...〔 ? 毛滂的詩(428篇)

猜你喜歡

依韻和誠之淮上相遇

宋代梅堯臣

一別逋翁久不逢,亦知諸葛臥龍中。

幾年三致千金富,今日重追二謝風(fēng)。

華亭道中

宋代釋道潛

白水茫茫天四空,黃昏小雨濕春風(fēng)。五更百舌催殘夢,月到官河柳影中。

次韻張仲文雪中見寄

元代葉颙

萬境無聲玉宇空,江山晃耀失西東。溶溶不夜梨花月,袞袞長春柳絮風(fēng)。

兒女淺斟金帳酒,英雄方建鐵城功。池邊鵝鴨休驚擾,恐混軍聲耳為聾。

送晦堂禪師還柏山

陳登

龍河花下送師歸,吳楚千峰一錫飛。到日親朋如借問,鄉(xiāng)心迢遞宦情微。

寄茅山道友三絕

宋代周文璞

伏事三茅過一生,癡心不望羽車迎。

舊時手種黃龍子,今解升云入太清。

挽石應(yīng)之提刑 其二

孫應(yīng)時

芹泮青燈夜,山亭皂蓋春。重更雙使節(jié),總為兩淮民。

德意人人浹,工夫事事新。帝城車馬外,才此寄經(jīng)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