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牛嶠的詩 > 江城子·鵁鶄飛起郡城東

江城子·鵁鶄飛起郡城東

[唐代]:牛嶠

鵁鶄飛起郡城東。碧江空,半灘風。越王宮殿,蘋葉藕花中。簾卷水樓魚浪起,千片雪,雨蒙蒙。

江城子·鵁鶄飛起郡城東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一群白鷺從郡城東邊飛起,掠過江上碧藍的天空,江邊卷起半灘風。越王舊時的宮殿,如今只是一片荷花蘋草。水邊的樓閣竹簾高卷,魚兒在水面上嬉戲翻騰,攪起了千萬重雪花,融化在嚎檬細雨中。

注釋

鵁鶄(jiāo jīng):水鳥名,鷺鷥的一種,頭細身長,身披花紋,頸有白毛,頭有紅冠,能入水捕魚,又名“魚鵁”??こ牵捍酥腹艜ń裾憬B興),春秋時為越國國都。

越王宮殿:越王勾踐的宮殿。

蘋(píng):水生蕨類植物,也叫田字草。藕花:荷花。

魚浪:秋水魚肥,逐浪出沒。魚,一作“漁”。

千片雪:言浪花如雪。片:一作“江”。

蒙蒙:迷茫還清貌。

參考資料:

1、彭定求.全唐詩(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70

2、錢國蓮 等.花間詞全集:當代世界出版社,2002:87

3、房開江 崔黎民.花間集全譯:貴州人民出版社,1990:264-265

4、陳如江.花間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103

江城子·鵁鶄飛起郡城東鑒賞

  此詞的調名即是題目,寫的是一個多彩多姿的江城的風物。從既是郡城,又曾有越國宮殿等情況來看,自然寫的是古會稽。前三句“鵁鶄飛起郡城東,碧江空,半灘風”,寫的是江城的外景:一江碧水從城東流過,江面空闊,沙灘陣陣風起,好一派秀美、曠遠的江郊景色?!霸酵鯇m殿,蘋葉藕花中”是對此城歷史的回顧與沉思。越王勾踐是春秋時期赫赫有名的霸主之一,他就曾在這里建都,可如今已不見痕跡,往日的宮殿一直上已是一片片紅藕翠蘋了,這就點明了此城的顯赫歷史,增加了一個描寫層次,無異于在它的背景上涂了一層古老蒼涼的底色,豐富了江城的形象。當然作者的懷古之情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說任何雄圖霸業(yè)、奕奕生光,都經不起時間的銷蝕而云飛煙滅。尾三句“簾卷水樓魚浪起,千片雪,雨濛濛”,集中描寫最富江城特色的景觀:登上臨江的水樓,卷起幃簾,憑窗一望時,只見魚躍浪翻,激起千片飛雪,一江雨霧,迷迷蒙蒙,蔚為壯觀。尤其是此番景色是透過水;樓窗口而攝入眼簾的,更如一幅逼真的畫卷,美不勝收。

  此詞僅三十五字,卻把一個江城的風物描寫得如此形神兼?zhèn)洌P力實在不凡。究其奧妙,大約有三端:一是注意多側面、多角度的描寫。它先從遠觀角度寫江郊景色,次一歷史眼光看湖塘風光,再用特寫鏡頭寫水樓觀濤。如此不僅層次清晰,而且頗富立體感。二是注意色彩的調配和多樣。斑斕的鵁鶄、碧綠的江水與白色的沙灘構成一種清新淡遠的色調;翠綠的蘋葉與鮮紅的荷花相配,又以秾麗的色澤耀人眼目;浪花之如雪和水雨之蒙蒙又構成一種朦朧混茫的氣象。三是注意景物的動態(tài)描寫,如鵁鶄的起飛,碧水的東流,半灘風吹,浪花飛舞等等,這種動態(tài)景象,無疑賦予江城以勃勃的生機和飛動的氣韻。在秾艷的牛嶠詞中,此詞可謂獨具一格。

牛嶠簡介

唐代·牛嶠的簡介

牛嶠,字松卿(約公元890年前后在世),一字延峰,隴西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大順初前后在世。乾符五年(公元878年)進士及第。歷官拾遺,補尚書郎,后人又稱“牛給事”。以詞著名,詞格類溫庭筠。原有歌詩集三卷,今存詞三十三首,(見《花間集》)詩六首。

...〔 ? 牛嶠的詩(24篇)

猜你喜歡

嘲燈花鵲噪

明代于謙

鵲噪燈花亦偶然,人間喜信只虛傳。朝朝暮暮知多少,誤卻歸期又隔年。

次韻何茂恭重陽前二日見過

宋代喻良能

西風籬落興悠然,秋影橫江雁帖天。

短發(fā)未成吹帽飲,高吟先贈把茱篇。

百法庵次載叔韻 其二

宋代韓淲

日遲無處著詩狂,寄傲僧窗小小房。一陣楊花風澹蕩,試回清夢到池塘。

持二十五輪頂彌陀蹈蓮葉贊

宋代釋慧開

機輪才轉,作者猶迷。頂

奈我

宋代晁說之

柰我所安何,無煩問所過。

潮聲云外散,花色醉中多。

王侍講原叔挽詞三首

宋代梅堯臣

稽古逢堯舜,鏘金侍冕旒。

生員尊鄭學,子舍預夔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