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史達(dá)祖的詩 > 八歸·秋江帶雨

八歸·秋江帶雨

[宋代]:史達(dá)祖

秋江帶雨,寒沙縈水,人瞰畫閣愁獨(dú)。煙蓑散響驚詩思,還被亂鷗飛去,秀句難續(xù)。冷眼盡歸圖畫上,認(rèn)隔岸、微茫云屋。想半屬、漁市樵村,欲暮競?cè)恢瘛?/p>

須信風(fēng)流未老,憑持酒、慰此凄涼心目。一鞭南陌,幾篙官渡,賴有歌眉舒綠。只匆匆眺遠(yuǎn),早覺閑愁掛喬木。應(yīng)難奈,故人天際,望徹淮山,相思無雁足。

八歸·秋江帶雨譯文及注釋

譯文

秋日江流挾帶著秋雨,寒冷的沙灘縈繞著水灣,我獨(dú)自一人登上畫閣俯瞰。令人感到愁痛孤獨(dú)。煙雨迷漾,披蓑撒網(wǎng)的聲響,驚動(dòng)了我的詩興,卻又被飛去的亂鷗,攪得我佳句難續(xù)。冷眼盡望,匯入一幅圖畫之中,隔岸相望,對岸有隱約如云的房屋。我猜想它多半是漁市樵村,在黃昏暮色里競相燃起了枯竹,升起裊裊炊煙。

自信我風(fēng)流尚未衰老,就靠持杯飲酒,撫慰我觸目驚心的悲涼凄苦。從南陌一聲鞭響,經(jīng)過了幾座津渡,幸虧賴有歌女開懷,使我眉展心舒。僅向遠(yuǎn)方匆匆眺望,已覺得憂愁掛上高樹。我實(shí)在難以忍受故人遠(yuǎn)隔天邊的事實(shí),望斷江淮的群山,不僅看不見她,就連一只傳信的大雁也杳無蹤跡。

注釋

瞰(kàn):俯視。

煙蓑:捕魚人。煙雨迷茫中身披蓑衣,指漁父。

散響:指漁父撒網(wǎng)入水發(fā)出的響聲。

亂鷗:群鷗亂飛。

隔岸:對岸。

云屋:蒼黑若云之狀。

欲暮:柳宗元《漁翁》詩:“漁翁夜傍西巖宿營,曉汲清湘然楚竹?!比?,同“燃”。

然竹:燒竹。然,同“燃”。柳宗元《漁翁》詩:“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然楚竹?!?/p>

憑持尊酒:憑此酒杯飲酒。

歌眉:指歌歌女之眉。

舒綠:舒展愁眉,古人以黛綠畫眉,綠即指眉。

喬鄉(xiāng):此處指故鄉(xiāng)。

淮山:指揚(yáng)州附近之山。

無雁足:古代傳說,雁足可以傳書,無雁足即謂無書信。

八歸·秋江帶雨鑒賞

  本詞寫作者觀秋景而感懷,思念故人的苦愁之情。上片寫“畫閣愁獨(dú)”,秋江、寒沙、隔岸、云屋,皆為遠(yuǎn)景,令人郁塞的胸懷頓開;“煙蓑”、“亂鷗”遠(yuǎn)俗之物,“漁市”、“樵村”,遁世之處,故有下片“須信”六句,詞人何等放達(dá),但自“只匆匆”二句起,文情逆轉(zhuǎn),卻自然、通脫。

史達(dá)祖簡介

唐代·史達(dá)祖的簡介

史達(dá)祖1163~1220?年,字邦卿,號梅溪,汴(河南開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過幕僚。韓侂胄當(dāng)國時(shí),他是最親信的堂吏,負(fù)責(zé)撰擬文書。韓敗,史牽連受黥刑,死于貧困中。史達(dá)祖的詞以詠物為長,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還在寧宗朝北行使金,這一部分的北行詞,充滿了沉痛的家國之感。今傳有《梅溪詞》。存詞112首。

...〔 ? 史達(dá)祖的詩(139篇)

猜你喜歡

惠文伯居士請贊 其六

釋崇岳

無卓錐之地,有無價(jià)之寶。元不用安排,拈來用恰好。

沒人情,佛亦掃。這般村僧,脫空到老。

初至襄陽與熊心開總理夜話

梁朝鐘

虎帳銅壺夜氣清,羽林十萬靜無聲。單于冬入殘三輔,漢上秋成縶九營。

勿慮衛(wèi)青終失寵,無勞賈詡更談兵。吳山楚水年馀別,殘角空階盡月明。

歲暮和穎廬

熊盛元

片魂終日繞禪扉,霧密空嗟燭影微。詩海波頹惟獨(dú)嘯,霜天月死竟安歸?

梅猶未坼知春遠(yuǎn),路欲重尋與世違。猛憶山中泉水澈,倚窗閑檢遂初衣。

坐槐陰偶書

明代鐘芳

人事推遷可奈何,紛紛螻蟻上南柯。功名頻看匣中鏡,歲月真如機(jī)上梭。

蜀魄有懷終隕血,寒鴉無力欲填河。坐深庭院渾忘倦,涼露沾衣感慨多。

貧甚戲作絕句八首 其六

宋代陸游

行遍天涯等斷蓬,作詩博得一生窮??蓱z老境蕭蕭夢,常在荒山破驛中。

頌古九首

宋代釋梵思

摘楊花,摘楊花,

打鼓弄琵琶。昨日栽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