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佚名的詩 > 天保

天保

[兩漢]:佚名

天保定爾,亦孔之固。俾爾單厚,何福不除?俾爾多益,以莫不庶。

天保定爾,俾爾戩穀。罄無不宜,受天百祿。降爾遐福,維日不足。

天保定爾,以莫不興。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吉蠲為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嘗,于公先王。君曰:卜爾,萬壽無疆。

神之吊矣,詒爾多福。民之質(zhì)矣,日用飲食。群黎百姓,遍為爾德。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

天保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上天保佑您安寧,王位穩(wěn)固國昌盛。讓您國力加倍增,何種福祿不賜您?使您財富日豐盈,沒有什么不盛興。

上天保佑您安寧,享受福祿與太平。所有事情無不宜,受天百祿數(shù)不清。給您福氣長久遠,唯恐每天缺零星。

上天保佑您安寧,沒有什么不興盛。福瑞宛如高山嶺,綿延就像岡和陵。又如江河滾滾來,沒有什么不日增。

吉日沐浴備酒食,敬獻祖先供祭享。春夏秋冬四季忙,獻祭先公與先王。先祖?zhèn)髟捵8D悖瑝凼譄o止境萬年長。

神靈感動來降臨,賜您鴻運多福慶。您的人民多純樸,飲食滿足就算行。黎民百官心一致,普遍感激您恩情。

您像明月在天恒,您像太陽正東升。您像南山永長壽,永不虧損不塌崩。您像松柏永繁茂,福壽都由您傳承。

注釋

保:保護。

定:平安。爾:指國君。

亦:又??祝汉?。固:鞏固。

俾(bǐ):使。爾:你,即周宣王。單厚:確實很多。單,“宣”之假借,確實。

除:賜予。

多益:多富,即富有。

庶:眾多。

戩(jiǎn)榖(gǔ):吉祥,幸福。榖:善。

罄(qìng):盡,指所有的一切。

百祿:百福。百,言其多。

遐福:遠福,即久長、遠大之福。

維日不足:言因福之多而廣遠,日日享福也享受不完。維,通“惟”,惟恐。

興:興盛。

阜(fù):土山,高丘。

陵:丘陵。

川之方至:河水漲潮。朱熹《詩集傳》:“川之方至,言其盛長之未可量也?!?/p>

增:增加。

吉:吉日。蠲(juān):祭祀前沐浴齋戒使清潔。饎(chì):祭祀用的酒食。

是用:即用是,用此。孝享:獻祭。孝,祭祀。

禴(yuè)祠烝嘗:一年四季在宗廟里舉行的祭祀的名稱,春曰祠,夏曰禴,秋曰嘗,冬曰烝。

于公先王:指獻祭于先公先王。公,先公,周之遠祖。

君曰:即尸傳達神的話。君,指先公先君的神靈。卜:“畀(bì)”字之假借,給予。

萬:大。無疆:無窮。

吊:至。指神靈、祖考降臨。

詒(yí):通“貽”,贈給。

質(zhì):質(zhì)樸,誠實。

日用飲食:以日用飲食為事,形容人民質(zhì)樸之狀態(tài)。

群黎:民眾,指普通勞動人民。百姓:貴族,即百官族姓。

徧(biàn):“遍”的異體字。為:通“化”,感化。

恒:“緪(gēng)”字的假借,指月到上弦。

騫(qiān):因風(fēng)雨剝蝕而虧損。

或承:即“是承”。承,繼承,承受。

參考資料:

1、王秀梅 譯注.詩經(jīng)(下):雅頌.北京:中華書局,2015:338-342

2、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329-331

天保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臣子祝頌君主的詩。周克商之后,周的統(tǒng)治者認為他們的政權(quán)是受命于天,鑒于殷商滅亡的教訓(xùn),他們“畏天之威”,“敬天之命”,奉行德政,以安撫百姓,國家日益安定。這時產(chǎn)生了一些歌頌上天、歌頌君主的詩歌。此詩即為其中之一。

參考資料:

1、王秀梅 譯注.詩經(jīng)(下):雅頌.北京:中華書局,2015:338-342

2、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329-331

天保鑒賞

  此詩分六章。第一章是說宣王受天命即位,地位穩(wěn)固長久。語重心長地鼓勵說,“天保定爾,亦孔之固”而且“俾爾單厚”。讓宣王消除疑慮,樹立起建功立業(yè)的信心。第二章又祝愿說王即位后,上天將竭盡所能保佑王室:“俾爾戩谷”“罄無不宜”“降爾遐?!?。使王一切順?biāo)?,賜給王眾多的福分,還擔(dān)心不夠(“維日不足”)。第三章祝愿說王即位后,天也要保佑國家百業(yè)興旺。此章中作者連用五個“如”字,極申上天對王的佑護與偏愛。詩從第四章起,先寫選擇吉利的日子,為王舉行祭祀祖先的儀式,以期周之先公先王保佑新王(“吉蠲為饎,是用孝享?!诠韧酢保?;次寫祖先受祭而降臨,將會帶來國泰民安、天下歸心的興國之運(“神之吊矣……日用飲食……徧為爾德”)。末章又以四“如”字祝頌之,說王將長壽,國將強盛。全詩處處都滲透著對年輕君王的熱情鼓勵和殷殷期望,以及隱藏著的深沉的愛心。

  詩中所反映的祭祀儀式的規(guī)模,內(nèi)容和舉行地點均符合先秦時代新君登基之禮:登基前祭天(前三章向天禱告)、擇吉祭祖,又在宗廟中舉行?!渡袝ぶ軙た低踔a》載在康王登基儀式之后,“太保暨芮伯……再拜稽首曰:‘敢敬告天子,皇天改大邦殷之命……克恤西土。惟新陟王畢協(xié)賞罰,戡定厥功,用敷遺后人休。今王敬之哉!’”而《小雅·天?!愤@首詩也總是說“天保定爾”“俾爾單厚”之類,亦從天命說起,以期望告誡作終結(jié)(“徧為爾德”)。這表達了臣子對君主的忠心和對上天的虔誠,也反映了周人的天命觀。

  在表現(xiàn)方法上,作者恰如其分地使用了一些貼切新奇的比喻,“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及“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等,既使得作者對新王的深切期望與美好祝愿得到了細致入微的體現(xiàn),也使得全詩在語言風(fēng)格上產(chǎn)生了融熱情奔放于深刻含蓄之中的獨特效果。

佚名簡介

唐代·佚名的簡介

...〔 ? 佚名的詩(421篇)

猜你喜歡

端午詞·內(nèi)廷

宋代晏殊

披風(fēng)別殿地?zé)o塵,辟惡靈符自有神。

九子粽香仙醴熟,共瞻宸極祝千春。

食薺有感二首 其一

韓雍

十月江南天未霜,蒙茸野薺滿園荒。旋呼童子尋根摘,便付庖人入鼎嘗。

薦酒漫誇蒲筍懶,調(diào)羹殊勝韭芽香。居閒茹美皆君賜,補報無能感意長。

送人還山

元代善住

茅茨拋在翠微間,即栗橫肩又獨還。松樹別來巢鶴大,銅瓶歸去蟄龍閒。

西風(fēng)黃葉埋寒徑,落日青猿叫亂山。后夜月明誰是伴,枕前飛瀑響潺潺。

辨水

清代牛燾

君不見,東坡調(diào)水傳佳話,全憑清濁分流派。甘美香冽天一生,沁人詩骨清人肺。

又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石水斗泥資灌溉。有時汲之供烹啜,不聞飲者比沆瀣。

題劉至誠行樂

清代戴亨

溪回蕩云容,虬松勢妖矯。日月摩高巔,石瘦青苔老。

科頭信芒鞋,臨風(fēng)恣幽討?;犴聘?,蒼翠午陰悄。

金陵八詠和湛宗伯 其四 雨花臺

明代顧璘

古臺開士說金經(jīng),傳道天花落紫冥。廣舌不來塵海變,春風(fēng)唯見草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