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納蘭性德的詩 > 木蘭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木蘭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清代]:納蘭性德

盼銀河迢遞,驚入夜,轉(zhuǎn)清商。乍西園蝴蝶,輕翻麝粉,暗惹蜂黃。炎涼。等閑瞥眼,甚絲絲、點點攪柔腸。應(yīng)是登臨送客,別離滋味重嘗。

疑將。水墨畫疏窗,孤影淡瀟湘。倩一葉高梧,半條殘燭、做盡商量。荷裳。被風暗剪,問今宵、誰與蓋鴛鴦。從此羈愁萬疊,夢回分付啼螀。

木蘭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創(chuàng)作背景

  清朝康熙二十年(1681年)秋天,梁汾以母喪南歸,納蘭在他還鄉(xiāng)奔喪時寫下這首《木蘭花慢》為他送別。

參考資料:

1、(清)納蘭性德著;侯清恒,李少輝注評.納蘭詞賞析:中國言實出版社,2015.04:第348頁

木蘭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鑒賞

  詞的上片,詞人開門見山地表述了他與好友聚少離多的現(xiàn)實,所以分別的時候二人愈加地難分難舍?!芭毋y河迢遞,驚入夜,轉(zhuǎn)清商。”一個“盼”字,寫出了容若與友人的期待。只可恨“天有不測風云”,“驚入夜,轉(zhuǎn)清商”,一場突如其來的秋雨隨風而至,一個“驚”字,語意突轉(zhuǎn),盡顯出乎預(yù)料之意。“盼”與“驚”形成鮮明的對比,詞的感情也由美好的期盼陡然直降,成了失落。“乍西園蝴蝶,輕翻麝粉,暗惹蜂黃?!边@場雨來得真的是太突然了,連院子里的蝴蝶都沒有準備好,嚇得四處翻飛,撲棱著翅膀,鱗粉也飄落下來。一不小心,又驚到了無辜的小蜜蜂。這樣一來,園中蜂飛蝶舞,一片慌亂景象。這個氣候真是變化無常,明明之前還是晴朗溫暖,一瞬間就變得風雨交加、陣陣涼寒。這雨浙漸瀝瀝的,連綿不絕下個不停,而且點點滴滴,敲打著心房,纏綿著柔腸?!吧踅z絲、點點攪柔腸”,夜雨愁人,上天看到世間的悲苦,流下眼淚,化作雨水,灑落在人間。如果說之前容若還在隱忍著離別的傷心,這一句開始感情便出現(xiàn)了波瀾?!皯?yīng)是登臨送客,別離滋味重嘗。”是送友遠行,再一次嘗到了離別的滋味,再一次忍受相思之苦。一個“重”字真是盡顯無奈與怨恨。

  到了下片,詞人筆鋒一轉(zhuǎn),開始囑咐好友要努力加餐飯,在桂花飄香的時節(jié)要如約歸來。“水墨畫疏窗,孤影淡瀟湘”意境很是空淡疏緲。瀟湘和下片開頭“疑將”連在一起看,秋夜雨灑落在疏窗上,那雨痕仿佛是屏風上畫出的瀟湘夜雨圖?!盀t湘”二字本就是離愁別恨的代名詞,在這里無非是納蘭心事的一種寄托?!百灰蝗~高梧,半條殘燭,做盡商量”,這句子納蘭說得婉轉(zhuǎn),窗外夜雨梧桐、屋內(nèi)泣淚殘燭,怎不讓人傷神。因此納蘭說,能否請梧桐和燈燭細做掂量,莫要此時再添人愁緒?!昂缮岩槐伙L暗剪,問今宵誰與蓋鴛鴦”,已至秋天,荷塘自然也是一片蕭索,此情此景,像極了李商隱那首《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里的句子:“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钡搅恕皬拇肆b愁萬迭,夢回分付啼螢”,納蘭終于將“送別”二字明寫在了詞面上,“雨夜”“寒蟬”渲染了離別的氣氛,離別后,愁惰萬疊,只恨造化弄人。詞人把這樣的話放在詞末,惜別離愁之意溢于言表。

  全篇都圍繞著“立秋”和“夜雨”展開,從景物著手,用景物烘托,營造離別的氛圍,悲涼凄切之情更為細密深透。

納蘭性德簡介

唐代·納蘭性德的簡介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guān)聯(lián)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jīng)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shù)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 ? 納蘭性德的詩(218篇)

猜你喜歡

尋芳草 本意

丁澎

嫩碧微煙籠。踏青時、芳菲誰共。繡鞋兒、卻被香塵擁。

挽不住、王孫夢。

霜后紀園中草木十二絕 其六

宋代范成大

牡丹初剪時,已具新花眼。代謝不容發(fā),笑殺鐵門限。

歲末自嘲二首 其二

錢之江

一方丘壑力能專,短杖芒鞋適所便。偶遇畸人足清話,再臨明鏡各華顛。

忘筌坐悅鳣鮪發(fā),抉目待看陵谷遷。翻笑平生骨相俗,不堪顧影病梅前。

紹興中與陳魯山王季夷從兄仲高以重九日同游

宋代陸游

重樓杰閣倚虛空,紅日蒼煙正郁蔥。

鄉(xiāng)國歸來渾似鶴,交朋零落不成龍。

呈濟之

金朝李俊民

朝醒暮醉幾時休,雞黍人家見客留。聞道曲生行處有,西村明日趁扶頭。

詠三友花

清代孫元衡

爭迎春色耐秋寒,開向人間歲月寬。嫩蕊澹煙籠木筆,細香清露滴銀盤。

繡成翠葉為紋巧,蒂并叢花當友看。日日呼童階下掃,濃陰恰覆曲欄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