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嚴維的詩 > 丹陽送韋參軍

丹陽送韋參軍

[唐代]:嚴維

丹陽送韋參軍譯文及注釋

譯文

在丹江外城邊上送別行舟,今天一別我知道兩地悲愁。

天晚我仍站在江南望江北,烏鴉都已歸巢只見水悠悠。

注釋

參軍:古代官名。

丹陽:地名。唐天寶間以京口(今江蘇鎮(zhèn)江)為丹陽郡,曲阿為丹陽縣(今江蘇丹陽縣)。二者地理位置相近。

郭:古代在城外圍環(huán)城而筑的一道城墻。

行舟:表示友人將從水路離去。

別:離別。

日晚:日暮,此處暗示思念時間之久。

江:長江。

寒鴉:也叫慈烏,體型較小,背部為黑色。

悠悠:長久遙遠。

參考資料:

1、劉麗君.唐詩三百首:哈爾濱出版社,2007.12:274

2、張學(xué)文.歷代送別詩選: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04月第1版:69

3、張學(xué)文.歷代送別詩選: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04月第1版:69

4、楊夫立,武紅.唐詩三百首: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03年

丹陽送韋參軍鑒賞

  這首詩寫的是作者給韋參軍送行以及送走后的情景,表現(xiàn)了他們之間的真摯友誼,無限思念的深情。

  詩的前兩句是寫送行。首句“丹陽郭里”交待了送行地點在丹陽的外城邊?!靶兄邸北砻饔讶藢乃冯x去。此時,千種離情,萬般愁緒,一齊涌上詩人心頭。“一別心知兩地秋”,“秋”字,表面上寫時令,實際上卻是表達人的情緒。蕭瑟的秋景增添了離情別緒。作者還巧妙地運用拆字法,以“心”上有“秋”說明“愁”。所以“兩地秋”是雙關(guān)語。

  詩的后兩句寫送走之后對韋參軍的深切思念?!叭胀斫贤薄边@一句轉(zhuǎn)接自然,不露痕跡地把前句抽象的離愁具體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江南”、“江北”,對比照應(yīng),突出了江水的阻隔。丹陽在江之南,“江南”──“江北”,既是友人行舟的路線,也是作者目送方向?!巴弊謧鞒鏊寄钪駪B(tài),憂思綿綿,“日晚”暗示思念時間之久,見出友情之深。由“望”自然而然地帶出末一句“寒鴉飛盡水悠悠”。這一句寫望中所見。通過環(huán)境氣氛的渲染,表達作者的悠悠情思。由于思念,站在江邊長時間的遙望著,秋日黃昏,江面上寒鴉點點,給人增添愁思。可是,就連這使人感傷的寒鴉此時此刻也“飛盡”了,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遠方。這一切給人以孤獨、寂靜、空虛的感觸?!八朴啤卑鵁o限思念的深情。

  這首小詩妙語連珠,情景交融,真切自然,既能把誠樸真摯的感情滲透在景物的描寫中,又能在抒情中展現(xiàn)畫圖,做到辭有盡而意不盡。

嚴維簡介

唐代·嚴維的簡介

嚴維(生卒年未詳),約唐肅宗至德元年前后(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正文,越州(今紹興)人。初隱居桐廬,與劉長卿友善。唐玄宗天寶(742—756)中,曾赴京應(yīng)試,不第。肅宗至德二年,以“詞藻宏麗”進士及第。心戀家山,無意仕進,以家貧至老,不能遠離,授諸暨尉。時年已四十余。后歷秘書郎。代宗大歷(766—779)間,嚴中丞節(jié)度河南(嚴郢為河南尹,維時為河南尉),辟佐幕府。遷余姚令。終右補闕。官終秘書郎。

...〔 ? 嚴維的詩(68篇)

猜你喜歡

雪霽

元代周權(quán)

寒侵竹屋瓦燈青,獨據(jù)枯梧興似僧。落月推窗看殘雪,梅花半樹一溪冰。

妒婦津

明代張煌言

妒婦死津頭,津亦名「妒婦;」少女相經(jīng)過,風(fēng)雨不得渡。

或為蓬垢顏,竊恐逢彼怒。古云粥倉庚,可以療此痼;

至牛渚憶魏少英詩

王僧孺

楓林曖似畫,沙岸凈如掃??栈\望懸石,回斜見危島。

綠草閑游蜂,青葭集輕鴇。徘徊洞初月,浸淫潰春潦。

六祖贊

釋法薰

腰石碓坊舂,不識一丁字。無樹亦無臺,猶傳缽袋子。

謝白樂天招

韜光

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巖阿倚石眠。不解栽松陪玉勒,
惟能引水種金蓮。白云乍可來青嶂,明月難教下碧天。
城市不能飛錫去,恐妨鶯囀翠樓前。

題祝山人寄亭

孫繼皋

草玄人已去,天地此空亭。老悟生如寄,狂疑醉不醒。

名題高士傳,光失少微星。猶有寒山色,依然為爾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