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高適的詩 > 送李侍御赴安西

送李侍御赴安西

[唐代]:高適

行子對飛蓬,金鞭指鐵驄。

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

虜障燕支北,秦城太白東。

離魂莫惆悵,看取寶刀雄!

送李侍御赴安西譯文及注釋

譯文

作為行客面對著飛蓬,手持金鞭指揮著鐵驄。

功名在萬里之外,心聲在一杯之中。

虜障在燕支之北,長安在太白之東。

離別時不要難過,看取寶刀稱雄。

注釋

李侍御,名不詳?!笆逃?,專管糾察非法,有時也出使州郡執(zhí)行任務(wù)。

安西:安西都護(hù)府,治所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庫車縣。

驄(cōng):指黑色的駿馬。

虜(lǔ)障:指防御工事。燕支:山名,這里代指安西。

太白東:具體指秦嶺太白峰以東的長安。

離魂:指離別時的心情。惆悵:失意、難過。

寶刀雄:指在邊地作戰(zhàn)建立軍功的雄心壯志。

參考資料:

1、(唐)蘅塘退士編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薈萃唐詩三百首》:江蘇鳳凰美術(shù)出版社,2015.07:第165頁

2、章培恒,安平秋,馬樟根主編,謝楚發(fā)譯注,.《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 高適岑參詩選譯 修訂版》:鳳凰出版社,2011.05:第81頁

送李侍御赴安西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作于天寶十一載(752)秋天,高適當(dāng)時在長安。當(dāng)時高適正想到軍中去展示才能,求取功名,恰逢朋友先走這條道路,也有說不出的羨慕之情,于是寫下了這首送別詩來表達(dá)自己對友人的不舍之情。

參考資料:

1、章培恒,安平秋,馬樟根主編,謝楚發(fā)譯注,.《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 高適岑參詩選譯 修訂版》:鳳凰出版社,2011.05:第81頁

送李侍御赴安西鑒賞

  此詩為送友人從軍塞外而作,其中強烈表達(dá)了立功異域的戰(zhàn)斗激情,和樂觀豪邁的昂揚意緒。

  首聯(lián)“行子對飛蓬,金鞭指鐵驄”,緊扣題意,寫李侍御即將跨馬遠(yuǎn)征。以“飛蓬”喻“行子”,自然使人聯(lián)想到“行子”身影的輕疾,可謂形神畢現(xiàn)。

  “鐵驄”為青黑色相雜的馬,本已矯健迅疾,再加上主人揮鞭,自然是凌厲如飛了。以“金”、“鐵”來修飾“鞭”和“驄”,平添堅強的力度。故一發(fā)端,頗具頓挫之力,使“行子”輕捷如飛,意氣昂揚的氣勢與英姿如在眼前。

  頷聯(lián)“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緊承上聯(lián)送別之意。友人遠(yuǎn)征“萬里”,是為求取“功名”,自當(dāng)鼓勵,因此不得挽留。臨別之際,萬千“心事”,一言難盡,全寄托在“一杯”別酒之中。此聯(lián)極盡縱橫捭闔之能事。先從“萬里外”一筆推開,展現(xiàn)出巨大的空間,表現(xiàn)李侍御豪邁的激情、飛動的氣勢。但緊接著一筆收勒,又回到別筵。這“一杯”中包含了哪些“心事”,詩人沒有明寫,但不難推測,它包含著深摯的惜別,“萬里”征途的擔(dān)心;前程珍重的祝愿;“功名”早立的期望等等,感情極為深沉厚重。一開一闔之際,極富抑揚頓挫之力。

  頸聯(lián)“虜障燕支北,秦城太白東”。指李侍御遠(yuǎn)赴安西所經(jīng)之地。漢代李陵與匈奴交戰(zhàn)的遮虜障遠(yuǎn)在燕支山之北,而李侍御所赴的安西則更在此之外。此句上承“金鞭”句、“功名”句;對句指李侍御家室親友所在之地——太白峰東的長安。這句上承“行子”句、“心事”句,雖不明言心事,而心事自含其中?!疤斦稀迸c“秦城”之間,遙隔萬里,臨發(fā)之際,回望秦城,自不免有所系戀,但“功名萬里外”的豪情壯志又激勵征人揮鞭直指前路。這一聯(lián)只列地名,不直接書事言情,而情、事俱含其中。

  尾聯(lián)再一筆宕開,境界進(jìn)一步擴(kuò)大。安西與長安,相距萬里,關(guān)山阻隔,歸路茫茫,在地域廣闊的畫面上,濃墨重彩的勾勒,既是寫景,更是托情。尾聯(lián)繼“離魂莫惆悵”的殷切勸慰之后,奇峰突起,以“看取寶刀雄”的放聲高唱,將激昂壯別、立功異域的雄心壯志噴涌而出,具有驚心動魄的藝術(shù)力量。

  這首送別詩最動人的地方,是融注于詩中的雄壯豪放之情,同時,詩人以意驅(qū)象,既有“飛蓬”、“鐵驄”的形象描繪,又有廣袤萬里的空間描繪,這些超邁遒勁、雄渾闊大的形象,不僅體現(xiàn)了詩人感情的豪壯,同時也煥發(fā)出昂揚奮發(fā)的盛唐時代精神。

高適簡介

唐代·高適的簡介

高適

高適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世稱“高常侍”。 作品收錄于《高常侍集》。高適與岑參并稱“高岑”,其詩作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fā)進(jìn)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 ? 高適的詩(216篇)

猜你喜歡

無題六首 其一

崔榮江

癡眸一蔽易垂青,不許長安辨渭涇。夜慨空花經(jīng)夢摘,曉傷離雁隔云聽。

斯人決絕歸飄渺,熒或寒荒作宿停。鐵鑄春門敲未破,橫閂已矣鎖心扃。

慶春澤 浴南溫湯

近代邵祖平

乾軸流膏,陽和熾炭,玉池終日常盈。蒸燠爞爞蘊隆,紅霧吹冥。

掛冠解帶欣浮拍,融熱浪,肌緩骸輕。洗連朝馬殆車煩,毛發(fā)俱清。

丙辰北來詩第三章 其二

近代朱青長

戲挽鴻濛訪赤松,瑤池車駕幾人從。迷途具茨悲前馬,沸鼎殘羹欲豢龍。

貝闕漸深云叆叇,天衣璀璨玉丁東。塵堆已隔方壺遠(yuǎn),怕問蓬山第二峰。

送張穆之還鯨山舊居二首 其二

明代何鞏道

駑駘無力自蹉跎,重過龍門感自多。南海甘棠留世澤,西淮流水嘆恩波。

操同清□常依鶴,書寄山陰好換鵝。一奏玉琴江月上,倚流閒聽縣人歌。

頌古二十八首 其三

宋代釋道川

蝴蜂休戀舊時窼,五百郎君不奈何。欲火逼來無走路,癡心要上白牛車。

門前羊鹿權(quán)為喻,室內(nèi)啀喍總是訛。蓬?臭煙相惱處,出身不用動干戈。

中秋玩月崇真萬壽宮

元代張翥

西風(fēng)吹月出云端,松柏流光繞石壇。上國山河天廣大,仙家樓觀夜高寒。

似聞玉杵鳴玄兔,疑有瑤笙下翠鸞。只把酒杯供醉賞,不知零露滿金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