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詩文 > 翻譯及注釋

《夜箏》翻譯及注釋

唐代白居易

紫袖紅弦明月中,自彈自感暗低容。

譯文:月夜撫琴,明月映照下紫色衣袖袖隨著手指在琴弦上拂動,得心應(yīng)手的琴技和沉浸入曲的神情使人產(chǎn)生無窮的想象。

弦凝指咽聲停處,別有深情一萬重。

譯文:如泣如訴的琴聲達(dá)到頂點時戛然而止,真是在這無聲之中蘊含著綿綿的深情。

白居易簡介

唐代·白居易的簡介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dǎo)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xué)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 ? 白居易的詩(258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