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機妙算的成語故事
拼音shén jī miào suàn
基本解釋形容預(yù)料準(zhǔn)確;善于估計形勢;決定策略。
出處宋 趙佶《念奴嬌》:“妙算神機,須信道,國手都無勍敵?!?/p>
公元208 年,曹操率大軍南下,準(zhǔn)備一舉消滅劉備和孫權(quán)的勢力,一統(tǒng)天下。劉備派諸葛亮去東吳聯(lián)合孫權(quán),共同對付曹操。東吳的都督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華,總想把他除掉。一次,諸葛亮立下了軍令狀,三天之內(nèi)要造出十萬枝箭,否則就會被斬首。周瑜暗自高興,覺得諸葛亮肯定完成不了任務(wù),可以借機除掉他??墒?,諸葛亮早已想出了完成任務(wù)的辦法。他私下向魯肅借了二十只快船,每只船上都立了一千多個草人。第二天凌晨,諸葛亮趁江面上大霧籠罩,下令將草船駛近曹軍水寨,裝作攻打曹軍的樣子,這就是神機妙算的意思。曹操看到這種情況,下令軍隊用箭射向?qū)Ψ健v畷r間,曹軍一萬多名弓箭手一齊朝江中射箭。不一會兒,二十只船上的草人已經(jīng)掛滿了箭。諸葛亮讓船上士兵齊聲高喊:“謝丞相借箭?!钡炔懿倜靼讜r,諸葛亮的草船早已駛遠(yuǎn)了,曹操悔恨不已。周瑜知道諸葛亮草船借箭的經(jīng)過后,萬分感慨地說:“諸葛亮靈巧的心思已達到神奇的程度,我的確不如他啊。” 這個故事在歷史上叫做“草船借箭”。這個成語就是從此故事中引申出來的。
神機妙算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神機妙算)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歌功頌德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周本紀(jì)》:“民皆歌樂之,頌其德。” |
芒刺在背 | 東漢 班固《漢書 霍光傳》:“宣帝始立,謁見高廟,大將軍光從驂乘,上內(nèi)嚴(yán)憚之,若有芒刺在背?!?/td> |
假公濟私 | 元 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他假公濟私,我怎肯和他干罷了也呵!” |
反唇相稽 | 漢 賈誼《治安策》:“婦姑不相說(悅),則反唇而相稽?!?/td> |
自力更生 | 孫中山《中國問題的真解決》:“中國不但會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國家維護中國的獨立與完整的麻煩?!?/td> |
令人神往 | 明 胡應(yīng)麟《少室山房筆叢》:“今著述湮沒,悵望當(dāng)時蹈海之風(fēng),令人神往不已?!?/td> |
靡所底止 | 《詩經(jīng)·小雅·祈父》:“胡轉(zhuǎn)予于恤,靡所底止?!?/td> |
窮途潦倒 | 傅抱石《<鄭板橋集>前言》:“他的一生,盡管夠得上是盤根錯節(jié),窮途潦倒的一生?!?/td> |
四書五經(jīng) | 漢 班固《白虎通 五經(jīng)》:“五經(jīng)何謂?謂《易》、《尚書》、《詩》、《禮》、《春秋》也。宋 朱熹著有《四書集注》。 |
楊柳依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