恫瘝在身的成語故事


恫瘝在身

拼音tōng guān zài shēng

基本解釋恫:疼痛;瘝:病。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

出處清·無名氏《杜詩言志》第二卷:“與天地萬物為一體,處處恫瘝在身。”


暫未找到成語恫瘝在身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恫瘝在身)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歷史出處
不登大雅之堂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這部評話,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td>
是非口舌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滕大尹鬼斷家私》:“若是為田地上壞了手足親情,到不如窮漢赤光光沒得承受,反為干凈,省了許多是非口舌?!?/td>
顧后瞻前 《封神演義》第五三回:“你往我來,遭著兵刃命隨傾;顧后瞻前,錯(cuò)了心神身不保?!?/td>
意氣風(fēng)發(fā) 三國 魏 曹植《魏德論》:“武皇之興也,以道凌殘,義氣風(fēng)發(fā)?!?/td>
曉以大義 吳玉章《從甲午戰(zhàn)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第十四篇:“林時(shí)爽誤信其中頗有黨人,合欲曉以大義?!?/td>
肝膽過人
反面無情 明 邵璨《香囊記》:“他也是一個(gè)君主,恐怕反面無情,那時(shí)節(jié)悔之晚矣!”
命與仇謀 唐·韓愈《進(jìn)學(xué)解》:“命與仇謀,取敗幾時(shí)?!?/td>
禍國誤民 鄧小平《黨在組織戰(zhàn)線和思想戰(zhàn)線上的迫切任務(wù)》:“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禍國誤民?!?/td>
囚首垢面 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上》:“莽侍疾,親嘗藥,亂首垢面?!?/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