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雞絮酒的成語故事


炙雞絮酒

拼音zhì jī xù jiǔ

基本解釋用一只雞和棉絮漬酒祭奠。指悼念故人,祭品雖薄而情意很深。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徐稚傳》:“稚嘗為太尉黃瓊所辟,不就。及瓊卒歸葬,稚乃負(fù)糧徒步到江夏赴之,設(shè)雞酒薄祭,哭畢而去。不告姓名。”


炙雞絮酒的典故

漢朝時(shí)期,徐稚受太尉黃瓊所薦而當(dāng)官,后來離職。黃瓊病故歸葬故鄉(xiāng),徐稚則在家里燒烤一只雞,用一兩棉絮漬酒后曬干裹住雞,背上干糧到黃瓊的家鄉(xiāng)江夏去拜祭。在黃瓊的墳前,他用水漬棉出酒,拜祭完畢就回家。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炙雞絮酒)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歷史出處
一錢太守 清·李漁《無聲戲》第二回:“成都有個(gè)知府,做官極其清正,有一錢太守之名?!?/td>
背腹受敵 《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昪》:“吾無水戰(zhàn)之具,而使淮兵斷正陽浮橋,則我背腹受敵。”
鑒影度形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02回:“這三人將籃子內(nèi)物件,一齊擺出仔細(xì)瞧看,或者寸紙,或者只字,鑒影度形,一概俱無,又仍一件一件裝入籃內(nèi)?!?/td>
眾喣山動(dòng) 明 李東陽《余肅敏公傳》:“役未及興,而眾喣山動(dòng)?!?/td>
河魚腹疾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河魚腹疾,奈何?”
鼻青臉腫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44回:“這惡賊原想著是個(gè)暗算,趁著軍官作下揖去,不能防備,這一腳定然鼻青臉腫?!?/td>
慌里慌張 老舍《假若我有那么一箱子畫》:“因?yàn)椴埦褪悄敲磦€(gè)一天到晚慌里慌張的人,這個(gè)腳朝天的圖章正好印上了他的人格?!?/td>
源源不斷 《孟子 萬章上》:“欲常常而見之,故源源而來。”
快心滿志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6回:“只圖一時(shí)快心滿志,不管犯世途萬種危機(jī)?!?/td>
半吊子 丁玲《我所認(rèn)識(shí)的瞿秋白同志》:“他卻說自己是‘半吊子文人’,也是一種夸大,是不真實(shí)的?!?/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