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硯磨穿的成語故事


鐵硯磨穿

拼音tiě yàn mó chuān

基本解釋鐵鑄的硯臺被磨穿。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混江龍]向《詩》《書》經(jīng)傳,蠹魚似不出費鉆研。將棘圍守暖,把鐵硯磨穿?!?/p>


鐵硯磨穿的典故

五代時期,桑維翰一心想考取進士,第一次因主考官迷信,桑與喪同音而沒錄取,第二次他寫《日出扶桑賦》大贊扶桑,結(jié)果還沒錄取。朋友勸他想別的法子做官,他定制一塊鐵硯,說只有磨穿它后才會想別的辦法去做官。最終還是考取了進士。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鐵硯磨穿)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歷史出處
卬首信眉 《漢書 司馬遷傳》:“今已專職形為埽除之隸,在阘茸之中,乃欲卬首信眉,論列是非,不亦輕朝廷,羞當世之士邪!”
長江后浪推前浪 元 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二折:“水呵抵多少長江后浪推前浪,花呵早則一片西飛一片東,歲月匆匆。
先聲奪人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一年》:“軍志有之:先人有奪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td>
寸步不離 南朝 梁 任昉《述異記》:“夫妻相重,寸步不相離?!?/td>
牛口之下 《史記·商君列傳》:“夫五羖大夫,荊之鄙人也。聞秦繆公之賢而原望見,行而無資,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繆公知之,舉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國莫敢望焉?!薄秴问洗呵铩づe難》等又載有寧戚飯牛得到齊桓公賞識的事。
來蹤去跡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6卷:“陸婆向來也曉得兒子些來蹤去跡,今番殺人一事,定有干涉,只是不敢問他,卻也懷著鬼胎。”
口快心直 清 曹雪芹《紅樓夢》:“云姑娘,你如今長大了,越發(fā)心直嘴快了?!?/td>
故步不離 清·張履祥《與陳乾初書》:“學者凡事執(zhí)一時之偶見,信一己之偏私,沾沾自得,吝不肯舍者,率因無所進步,是以故步不離耳?!?/td>
春山如笑 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訓》:“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凈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td>
經(jīng)緯天下 《史記·秦始皇本紀》:“普施明法,經(jīng)緯天下,永為儀則?!?/td>